编者按:八大胡同,不在正史中。广义上,老北京的“八大胡同”指的是铁树斜街以南,珠市口西大街以北,南新华街以东,煤市街以西这一大片区域内的许多条胡同,公认的八条胡同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现名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名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名大力胡同、小力胡同)。
八大胡同,早已是人们心目中古代红灯区的代名词,它也是老北京的隐私和隐痛。然而,它毕竟是北京特定的历史经历,它的产生和消亡无不带有岁月变迁的痕迹。今天的八大胡同早已老去,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胡同普通的商业气息和生活气息。现在,就请各位随小编的指引去感受八大胡同前世的“繁华”和今生的“质朴”。
最初:八大胡同并不是“红灯区”
八大胡同一开始并不是“红灯区”,而是进京戏班的所在地。
清朝,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八旗都住在北京内城,汉人迁至前门以外。“内城就像是一个军事城堡,全是八旗兵,不许开商店,不许开旅馆,不许开戏园,所以,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全都迁到外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袁熹说。外城则由这一政策发展起来,前门和崇文门一带逐渐形成当时北京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宣武门外则发展成为士人官宦的聚集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后来形成的八大胡同就在大栅栏商业区和宣南士人居住区的交叉地带。
“八大胡同最初是为戏班子提供到京师的住处,是旅馆性质的。”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吴建雍说,“当时的戏园子集中在大栅栏,演员们进京要有住处,有吊嗓子的地方,还要离戏园子、剧场近,所以就选在了大栅栏以南、新华街以东的八大胡同一带。”
发展:男色盛行
“‘相公’又是由戏曲活动发展起来的。”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吴建雍说,“清朝的这个特点很特殊,禁宿娼而不禁狎优伶,梨园界男色大兴,找‘相公’成了上层社会的风气。宣南的士人也好,商人也好,看中了哪个‘相公’,演完戏就请他喝茶、吃饭,慢慢发展成同性间相互爱慕的关系。”
“相公”,就是男性娼妓,古时叫“兔子”、“小唱”,即“小娼”,也有称“小手”的,后来称“像姑”,即像姑娘的意思,再谐音为“相公”。《中国娼妓史》称,在清代男妓盛行之时,“士大夫所狎男色,半为优伶。”官居显赫者,也不例外,“有身为最高官吏而狎男娼的魏长生于和坤有断袖之宠,《燕兰小谱》所咏‘阿翁瞥见皆消魂’是也。”士大夫往往与之相狎的京师梨园中有色艺者,有的甚至有“状元夫人”的称号。
鼎盛:不止是烟云之地
《京都胜迹》有打油诗云: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王广福斜街)。万佛寺前车辐辏(万佛寺系一小横巷),二条营外路纵横(大外廊营、小外廊营)。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坡上行(胭脂胡同)。
清光绪庚子年后,京师巡警厅将内城妓院全部迁至城外,给照收捐,已准公开营业。当时经官方许可开设的妓院共有300多家,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八大胡同的妓女有“南班”和“北班”之分。“北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旗人,相貌姣好,但文化不高。“南班”妓女主要来自江南,有才有色,更解风情。著名南妓,首先北来者,为身后毁誉不一的赛金花。
灭亡:一夜消亡
作为红灯区的八大胡同,终结于解放后一次有计划的突然行动。1949年5月,北京的社会治安状况已基本趋于稳定,一支由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成立,开始了有重点的妓院调查工作。
9月19日,北平市出台整治妓女办法:先集中力量处理明娼,暗娼另行处之。对妓女采取统一集中,分别处理的方针,对妓院老板的领家,采取取缔政策,除命令停业外,对于罪恶昭彰、伤害人命者依法惩处,对其敲诈剥削非法致富的财产,予以没收;对茶房、跟妈、伙计则一律遣散。
11月21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决定,当天下午18时以分指挥部为单位,用召集开会的方式,集中老板、领家;20时开始集中妓女;对茶房、跟妈当晚集中管制。当晚,37部大卡车,27个行动小组共2400名干部和警员出动。
价值:胡同深巷的产业链
每一个行业的产生、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基础与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八大胡同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产业链可以从已公开营业的妓院看它们自身的经营与其生态圈的互存关系。
从竖的方面看:在妓院内部,老板、领家、老鸨是妓院的主宰者;司账、跟妈、伙计、妓女是劳动者。营业项目很细化;计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嫖客是生态杠杆的另一端,他们有可能是任何有需求的男人,商人、学生、文人、政客、百姓。从横的方向看:有嫖必有赌、必有烟,必有唱、必有黑(黑社会)、必有地痞流氓,也必有政客、警察等时时处于其周边。
一二等妓院的投资不菲,许多妓院就是出于其使用目的而建造的。开办之前首先要准备资金,资金可借,可贷,可合股。这就要求老板要去联络钱庄、银号或有钱有势的人,而出资的人则一般以合股的形式加入其中,年底分红。搞到钱后还要找有一定背景的人物。
八大胡同今天的商业气息
带着“重游故地,寻找历史”的心情,我踏上了八大胡同,映入眼帘的是大力胡同与厕所指示和宾馆指示牌,一股商业气息扑面而来。
深入古巷,随处可见宾馆与饭馆的招牌,你只能在这些林立的找牌子中寻找一两处老宅的影子。笔者在三个小时的行走当中,仅发现无处貌似老宅的宅子。至此,笔者已经对在胡同中需找“脂粉遗香”、在小巷中追寻“历史的倒影”不抱任何期望了。
走在这些拥挤而杂乱的小巷中,偶尔会听到商家拉客的呼唤,“小姐,吃饭吗?”、“小姐,正宗的爆肚!”……我只能在这些召唤声中幻想着昔日皮条客的“风采”,在这些现代的商业氛围中冥想往日的繁华。
八大胡同今天的生活气息
今天的八大胡同是北京平民生活的原生态区。这里斜街多、胡同拥挤、街道杂乱。许多院落都已破败不堪,房上长草。走进一扇敞开的、掉了朱漆的大门,眼里是私搭乱建的小棚子,横七竖八的晾衣绳,衣物、被单遮住了半个天,地面上除了一小块公用空地,其他地方被杂物塞得满满的。电线杆子、厕所、下水道,水果摊、杂货铺,自行车、人力车,膀爷、坐在门口小板凳上扇蒲扇的老大妈,以及从棋牌室传出的麻将声和收破烂的吆喝声……这些都是八大胡同的现实图景。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