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街头摄影,为什么别人拍的总比自己好?”相信这个问题,一直是你的疑惑吧
事实上,一张好的街头照,需要前期与后期的双重配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不难发现,有的人拍出来的街头照就很有自己的风格,哪怕是普通的街景元素,他都能够拍出电影般的质感,而 Lasse Erkola 就是这样的摄影师。
那么,为什么别人能拍出”电影感“?我们该如何借助前期与后期,来创作具有电影质感的街头照片呢?
跟随本期的审美笔记,你将会找到答案。Let‘s go~
特定的街景元素,打造具有故事感的电影画面
Lasse Erkola 是一位来自芬兰的游戏杂志艺术总监,因工作经常从芬兰到日本。
而在工作之余,他喜欢穿梭在日本的城市街道里,沉迷于用镜头捕捉不同的城市街景。
他曾说过:“我总是被那些看起来像电影布景的地方所吸引。”
因此,他的作品里,我们能看到一些特定的街景元素,特别适合营造电影感的画面,这些也流露出日本街头文化独有的特点。
作为轨道交通的王国,日本拥有着铁路、地铁、公交等交通干线,它们交织如网的存在在这个国度里。
车站、车厢自然也成为 Lasse Erkola 镜头的取景元素,而这些场景也孕育着形形色色的街头故事。
像下面这张拍摄于名古屋小火车站的照片,昏暗的环境和平滑的灯光创造出一种舒缓柔和的电影般的视觉感。
因车站、车厢拥有的独特环境氛围,加之人的行为状态,是拍电影质感街头照的不错选择。
捕捉人物元素,是街头摄影内容的灵魂所在。
人物的出现,不但丰富了画面内容,也强化了画面的故事感。因日本街道的狭窄性,房子之间的距离和店铺的大小都受其影响,这也就形成独特的街道文化景观。
夜晚的街道之景更像是一幕幕上演着的电影情节片段,画面中的人物各有各自的行为姿态。
像行走在昏暗街道小巷里的行人:或骑车、走路、驻立、撑伞行走。。。。。。
那些发生在店铺里的人间故事,也成为 Lasse Erkola 的拍摄关注点。
特别的是,他擅长寻找视觉的冲突点,在暗淡的周边环境里,透过明亮的窗口,借以其中的框架构图,捕捉画面细节,将百态的店铺生活收录在镜头之下。
每一个窗口,就是一则小小的故事,人物在里面专心地做着手头上的事,与空间紧密相连。其中,不同色温的灯光产生不一样的晚间色彩画面,看似孤寂却又饱含人间温情。
除了故事感画面的捕捉,城市灯火也是重要的街景拍摄元素。
Lasse Erkola 时常将镜头对准夜晚街道上的路灯、店铺灯光、标识灯箱等场景。
在天空幕布下的黑夜环境,因五彩斑斓或暖调灯光的存在,变得柔和而浪漫。
雨后的街景,空间里存在各种不同的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更是丰富了场景光源,这使得夜景画面的细节更细腻且富有质感,色彩也愈发的浓郁。
另外,雾天里,城市空间像是被巨大的雾帐笼罩着,朦朦胧胧,如是梦境,场景中的光线色温也随之增高,暖调氛围加剧,更是容易拍出电影般的画面视觉感。
上面的这些城市灯光,为电影感画面的形成,提供了氛围与情绪基调,是拍出电影质感照片的一大取景元素。
强化照片的电影感氛围,耐人寻味
前期的取景及拍摄完成后,让自己的街头照风格化、更具有电影质感,则离不开照片的后期处理。
恰到好处的后期,是对照片展示形式的进一步完善,更是强化了照片的电影感氛围,让画面的情绪传达更到位。
纵观 Lasse Erkola 的作品,大多为 4:3 或 3:4 的构图比列,为获得显著的电影质感效果,他在后期处理方面,有以下两个特点:
他对照片进行白色边框处理,这不只只是提升照片排版的视觉艺术感,在聚焦人们视线的同时,也对照片的内容起到烘托和弥补的效果。
在后期调色方面,Lasse Erkola 的作品拥有自己的风格。
在影调调整上,偏向暗调,画面存在大面积的黑色以及阴影。
而关于色调调整,照片大多数是暗青色调,饱和度或适中或偏低,有种灰灰的高级感。
另外,在一些灯光场景里,他的色调处理,多为暗部偏向冷色(青蓝),高光偏暖(以橙黄为主)。看起来像是青橙色调的搭配,但比青橙色耐看。
Lasse Erkola 借助于偏青偏暖的色调,提升照片的电影感氛围,强化画面内容的叙事性,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影像的方式留存在镜头里。
好的街头摄影照,并不是随拍,它的每一个画面输出,观者能感知到拍摄者所倾注在照片里的情感与思考。
而把一个国家的街景人文拍出自己独有的风格,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唯有真正的喜欢,用心的了解,才能把这份爱化为温情动人的影像。
你是否也是这样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