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的认知范围内,常常把寺庙连在一起理解。大多数人认为寺庙就是和尚待得地方,是用来供奉佛祖和延续香火的。可是其中的文化渊源,却并非如此。
“寺”和“庙”在中国古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庙的出现,要早于寺。庙,在古代主要是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大约在商周时期就已存在。而寺,在秦汉时期才开始设立,最初也和佛教没有半点渊源,是朝廷的行政机构之一。
最早的“寺”是指官署,是官吏办公的地方。如大理寺(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鸿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等。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意思是说,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不是临时性的机构,是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这就称“寺”。“寺”作为佛教的寺院,是从东汉开始的。
相传永平十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至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鸿胪寺”暂住。
永平十一年,汉明帝为纪念白马驮经和对印度两位高僧的嘉奖,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取名“白马寺”。 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现今还留存于世,成为古都洛阳的一道风景。
当时的白马寺属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核心的目的就是翻译佛经。后来高僧于此开始讲经,大众常常到此听讲,又延伸出大众修行的场所。隋唐之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寺的建造越来越多。唐朝诗人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寺在中国繁荣的真实写照。唐之后,尽管有些官署仍称作“寺”,如大理寺。但在民众心中,“寺”早已成了僧人的住处和烧香拜佛之地了。
庙,又称“宗庙”,最初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在古代,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对庙文化都极为重视。”在古代,“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礼祀·祭法》中说:“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庙在古代之兴盛,可见一斑。
晋人崔豹《古今注》云“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灵貌也。”庙是貌的谐音,古人认为在这里能够见到祖先之容貌,故把这样的建筑称为庙。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和对精神图腾的寄托,庙所承载的对象也开始扩展和扩大。那时候,庙已经不单单是祭祖的场所,其祀神和纪念前贤的内容越来越突出。
祭神的,比如有:“城煌庙”、“土地庙”、“龙王庙”、“山神庙”等;祭先贤的,比如有:“文庙”、“武庙”、“关帝庙”、“岳庙”等。
另外,皇宫的前殿也称为庙,所以朝廷也称为“庙堂”。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词背后,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考究和传承。
了解了“寺”和“庙”的不同,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去寺庙,应当是去学习、去开启智慧,并不是一味的崇尚迷信、祈求神明保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