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因参加某个重要考试,怕考砸在亲朋面好友面前丢脸,已至焦虑、紧张到失眠。
家人的一句点拨,让他瞬间顿悟。“面子有什么关系,考试只是考试而已,重要的不应该是你的里子吗?”
或许这位朋友是很多人的缩影,“死要面子活受罪”,把面子看得比天大。
国人的面子,被视为人设,被N多人如信仰般敬畏。事无关大小,脸面最重要。
有人说:人生是现场直播。每个人都是演员,期望以光鲜形象示人,都有被关注,被看到的心理需求。
即使演绎过程痛苦,依然“ 痛并快乐着”。他们忙于打造自己的人设,这是“虚假的自我”,是倾斜屏的限制。
倾斜屏是本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倾斜屏仿佛一台电脑,向我们输入一些与自身无关的信息,它不属于生命体。每当大脑对一种认知进行思考时,倾斜屏就发出一个歪曲客观信息的信号。
如:孩子从小被父母灌输,理想是上名校,毕业后进大公司,然后结婚、生子。仿佛被设定的程序,当孩子被问道“你的理想是什么?”时,Ta会惯性说出“考名校……”,形成思维固化。
将父母的理想当成自己的,内化于心,从而失去自我判断与思考。
这种近乎自动化的思维,就是倾斜屏。常以“应该”、“必须”这样的词汇表达。
其实,这是对孩子生命活力的限制,不让他们的内在能量正常流动,就活不出鲜活自我。
倾斜屏就是人们常说的刻板印象。
现实中成人对面子的态度,与对权利、金钱、地位的盲目崇拜不谋而合,将普世的成功和约定俗成的观念,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和追求。
网上有个热议话题:女孩子是不是必须要结婚?
有网友回答:大龄未婚也只是社会强加给你的偏见。遇到想嫁的就嫁,没有遇到就自己灿烂;
可以不结婚,过自己。
其实,我们所受的教育,及社会和家庭的传承,在内心树立很多无形标准、规则,成为桎梏。
为避免受到他人攻击,减轻在群体中的压力,同时,也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在群体中丢份,得到他人认可与接纳,会不遗余力追求“面上有光”。
其实,面子属于外在形象,是内心世界的映照。
如果没有丰盈的心理营养加持,只是虚张声势。别人能通过你的名牌包包、衣服,感受到你内心的虚弱,“欲盖弥彰”。
越自卑,缺乏自信的人,越看重脸面。他们信奉“没人透过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的内在美”。
用精心妆扮的外表,隐藏内心的忐忑,华而不实的表象,无法真正掩盖心里的不堪一击。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反向形成:表现出和内心完全相反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为掩盖内在真实的情绪感受,也是为获得或避免什么。
如:自卑的人会表现得很自信,甚至自负,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胆小怕事的人会表现很勇敢;抑郁的人,在他人眼中是积极、阳光的形象。
或者对一个人怀恨在心,却和此人关系亲密,甚至称兄道弟,及“塑料闺蜜”等。
一位24岁女孩,历经22小时,孤身辗转七百多公里,来到武汉的一个隔离点医疗组,做了近两个月志愿者。
她就是被誉为“最美援鄂护士”、“江苏最美人物”的于鑫慧,媒体争相报道,学校、企业邀请演讲 。
被“无私”、“大爱”的光环笼罩。而且火线入党,媒体得知她的愿望是找一位军人作伴侣时,帮其征婚,圆了她的军嫂梦,已和军人男友订婚。
但就在高光时刻,却被曝出身份造假,甚至已婚有孩子,又被扒出冒用前夫名义借贷,已欠几十万债务,列入失信名单。
反转令人难以接受,为了所谓“脸面”,造假毕业证、假奖杯,在抖音上各种晒,最终坠落。
本想赢得尊严,反而自断前程。都是“面子”惹得祸。
因此,心理学家经过跨文化研究,得出结论:穷人更敏感、更在意外界评价。富人相对不敏感,更在意自我感受。即穷人更在意面子。
一位财富自由的企业高管,每年和家人出国旅游,收藏很多名画,一幅画能买套房。出行只开一辆二十多万的车,也不穿名牌衣服。
朋友调侃他:“你怎么不换辆好车,也不换身名牌拾掇一下自己,白有这么多钱,搞得跟工薪阶层一样。”
他淡然一笑说:“我没有什么要给别人证明的,车对我来说,开着顺手就行,衣服对我来说,穿着舒服就好。一个人的吃穿用度,代表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犒劳。我没有必要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委屈自己的生活。”
是的,他们内在的安全感,能够自给自足,无需刻意包装。不必为脸上贴金,来换取所谓尊重。
一位网友的话引人深思:该孙子的时候,就好好的当一回孙子,不要觉得装孙子太没面子,很多时候你越是彰显自己有多厉害,越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很多人还会因此对你有警惕,毕竟谁都不想别人过的比自己好,大家都喜欢那种有点笨,但是又踏实肯干,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人。
此话充满人性智慧,你拼尽全力,维护自己可怜的尊严,是卑微到尘埃里,反而让人看不起,甚至“活成笑话”。
若想活得精彩、绽放,就尝试提升综合竞争力,为自己赋能,将脸面丢开,以真实自我示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同道中人。
正如任正非所说: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
愿你我都能不给自己留面子,以赢得尊严和真正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