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科学

人工智能的第三定律:计算的未来是模拟

时间:2019-04-22 09:36:14  来源:  作者:
人工智能研究如火如荼的今天,似乎也是时候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模拟计算在未来所具有的意义。当人类已经习惯于通过数字化编程控制机器,也许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模拟计算会把对于世界的控制权从人类手中夺走。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
图源:Arterra/Getty

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划分为“旧约”(理论)和“新约”(实践)两部分 :电子数字化计算机及其产生的代码席卷全球之前和之后。旧约时代中,包括Thomas Hobbes(托马斯⋅霍布斯)和Gottfried Lribniz(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在内的先知们为计算机提供了底层的逻辑;而新约时代的先知们如 Alan Turing(阿兰⋅图灵),John von Neumann(约翰⋅冯⋅诺伊曼),Claude Shannon(克劳德⋅香农),以及Norbert Wiener(诺伯特⋅维纳),则创造了实现这些逻辑的机器。

图灵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使机器变得智能化;,冯⋅诺伊曼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机器自我再生;香农在思考的是,机器要怎样在任意噪音的干扰下实现可靠的通信;维纳则在探究机器何时能够学会自行控制。

1949 年,就在第一代能够存储程序的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之时,维纳就对超出人类控制范围的控制系统发出了警示。不过彼时,这些系统仍然在人类程序员的监督下运行,这无疑就减少了维纳的担忧。只要程序员能够控制机器,那还会出现什么问题?从那时起,关于机器自动控制的风险的争论与关于数字化编程的机器的能力与局限性的争论,就一直相伴相随。他们认为,尽管机器拥有惊人的能力,但实际上它们几乎没有真正的自主权。然而,这个假设是危险的。一旦它们将这种能力用来做其他事情而不是进行数字化计算,又将发生什么?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电子科学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从模拟到数字化,从真空管道到固态。这些转变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有必然的联系。正如数字化计算使用使用真空管道元件实现一样,模拟计算也可以在固态中实现。虽然商业应用已不再使用真空管道,但模拟计算却仍然在被使用并且发展势头良好。

模拟计算和数字计算二者间没有切确的分别。一般来说,数字计算处理的是整数、二进制序列、确定性的逻辑以及在理想状况下以离散增量形式存在的时间,而模拟计算处理的则是实数、非确定性逻辑以及连续函数,包括现实世界中作为“连续统”(continuum)存在的时间。

想象一下,如果你需要找到一条路的中点。你可以使用任何可用的增量来测量它的宽度,然后用数字计算计算出中点到最近的增量的距离。或者你可以把一段字符串当做模拟计算机使用,将路的宽度映射到字符串的长度上,然后通过将字符串的长度延长一倍,从而在字符串自身上找到中点的位置,而无需受到增量的限制。

许多系统可以跨模拟和数字环境操作。一棵“树”集成了各种各样的连续函数形式的输入,但是如果你深入剖析这棵树,你会发现它一直在以数字计算年份。

在模拟计算中,复杂的是网络拓扑,而不是代码。信息被处理成连续值函数(如电压和相对脉冲频率),而不是通过对位的离散字符串做逻辑运算进行处理。数字计算不能出现错误或歧义,因而它非常依赖于在每一个步骤中的错误纠正(校验)机制。而模拟计算则允许出现错误,计算可以与错误并存。

不理解某样东西,也完全有可能构建出它。

自然界万物使用数字编码来存储、复制和重组核苷酸序列,但是要想实现智能和控制,就需要依赖于在神经系统上运行的模拟计算。每个活细胞的基因系统就是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而大脑却不是。

数字计算机会在两类比特之间进行转换:表示空间差异的比特和表示时间差异的比特。序列和结构这两种信息形式之间的转换是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的,只要计算机还需要人类程序员来编程,我们就能保持对它们的控制权。

模拟计算机还可以在两种信息形式之间进行转换:空间结构和时间行为。这种转换不需要代码,也不需要编程。然而,我们并不完全理解自然界是如何进化出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模拟计算机的,神经系统包含了从现实世界汲取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学习。它们学到的东西之一就是控制。它们学着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尽可能地控制周围能够控制到的环境。

在实现神经网络方面,计算机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科学出现之前),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工作都是通过数字计算机对神经网络进行的模拟,而不是自然界在原始环境下演化出来的神经网络。不过这种情况正开始发生变化:自下往上来说,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手机的三重驱动力推动了神经形态微处理器的发展,这种微处理器实现了真正的神经网络,而不是直接在硅(和其它可能的基质)上模拟神经网络;自上往下而言,我们最大和最成功的企业在渗透和控制环境的过程中,正越来越多地转向使用模拟计算。

当我们讨论数字计算机的智能化时,模拟计算正悄然取代数字计算,方式就跟二战后真空管等模拟元件被重新设计用以制造数字计算机如出一辙。在现实世界中,各个运行有限代码的确定性有限状态处理器正在形成大规模的、不确定性的、非有限状态的“多细胞动物”生物体。就像电子流在真空管中被处理一样,由此产生的混合模拟/数字系统会共同处理比特流,而不是由产生比特流的离散状态的设备单独处理比特。比特就是新型的电子。这样的话,模拟又重新得以应用,并且它的本质属性就是夺取控制权。

这些系统控制着从商品流到交通流再到思想流的一切事物,它们以统计的方式进行操作,就像脉冲频率编码的信息在神经元或大脑中进行处理一样。智能的出现引起了智人(人类)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是控制的出现。

想象一下,假如现在是1958年,你正试图保卫美国大陆免受空中袭击。为了区分敌机,除了计算机网络和预警雷达站,你还需要一张实时更新所有商业空中航线的交通地图。当时美国建立了一个这样的系统,并将其命名为 SAGE(半自动地面防空警备系统)。SAGE接着又催生了第一个用于实时预订航空旅程的综合预订系统Sabre。Sabre 和它的后续产品很快就不仅仅是一张显示可选择的座位的地图,而是开始成为具有去中心化智能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飞机将在何时飞往何处。

但这里是否仍然存在一个人为进行控制的控制室呢?也许没有。比如说,你可以通过仅让车辆访问地图,并将其实时速度和位置反馈给地图,来建立一个可以实时绘制高速公路交通路况的系统。最终,你可以得到的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控制系统。而除了系统本身,不存在任何系统控制模型。

想象一下,在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你想要实时跟踪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针对一所规模较小的学院里面的社交生活,你可以建立一个中心数据库并使其保持更新,但如果学校扩大规模,其维护工作就会超出你的控制能力。你最好能够将一个简单的半自动化代码的免费副本分发出去,在本地托管这些副本,并让社交网络自行更新。该代码将由数字计算机执行,但是模拟计算要由系统执行,因为它的整个计算的复杂度要远超过底层代码。由此产生社交网络图的脉冲频率编码模型最终会变成社交网络图。它会在校园里广泛传播,然后传遍全世界。

计算机领域的下一次革命的标志将是模拟系统的崛起,而数字化编程不再具有统治地位。

如果你想要开发一台机器来掌握人类所已知的一切知识,这意味着什么?有了摩尔定律的支持,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数字化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你可以扫描每一本印刷好的书,收集每一封写好的电子邮件,每 24 小时就能收集 49 年间拍摄的视频,同时实时跟踪人们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但是,你如何理解这一切的“意义”?

即使是在万物数字化的时代,这也不能以任何严格的逻辑意义来定义,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合逻辑的。一旦你收集了所有可能的答案,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出一些被很好地定义了的问题,并编制一个描述所有事物之间联系的脉冲频率加权的映射。在你弄清楚问题的答案之前,你的系统将不仅仅是观察和映射事物的意义,它也将开始“构建”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控制”意义的定义,这就像是如果看上去没有人在控制交通流,交通地图系统就会开始控制一样。

人工智能领域有三条定律:

第一定律被称为阿什比定律(Ashby'slaw),该定律由《大脑的设计》(Design for a BrAIn)一书的作者、控制论科学家 W.Ross Ashby 提出,他认为任何有效的控制系统都必须和它所控制的系统一样复杂。

第二定律由冯诺依曼提出。它指出,一个复杂系统的定义特征是,它构成了自身最简单的行为描述。有机体最简单的完整模型就是有机体本身。任何试图将系统的行为简化为正式的描述的做法,都会使事情变得更复杂,而不是更简单。

第三条定律指出,任何足够简单易懂的系统都不会复杂到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行为,而任何足够复杂到实现智能化行为的系统都会复杂到难以理解。

对于那些相信“在我们理解智能之前,我们不必担心机器产生超人类的智能”的人来说,第三定律为他们带来了慰藉。但是第三定律中存在一个漏洞,因为你完全有可能在不了解某些东西的情况下去创建它。你不需要完全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就可以创建一个可以使用的大脑模型。这确实是一个程序员和他们的道德顾问对算法进行再多的监管也无法弥补的漏洞。能够被证明的「好的」人工智能还是一个神话。我们与真正的人工智能的关系将永远是一个信仰(唯心)的问题,而不是证明(唯物)的问题。

我们过于关注机器的智能,对自我再生、通信和控制等问题却不够重视。计算机领域的下一次革命的标志将是模拟系统的崛起,而数字化编程不再具有统治地位。对于那些相信自己可以制造出一台能控制一切的机器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反应将会是:让他们制造一台机器来控制他们自己吧。

本文出自John Brockman 编辑的《POSSIBLE MINDS: Twenty-Five Ways of Looking at AI》一书。


Tags: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Create 2024百度AI开发者大会:李彦宏带来三大AI开发工具,让人人都是开发者
“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新的通用编程语言,你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用自己的创造力改变世界。”4月16日,Create 2024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办。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刘强东”当主播,扶得起京东直播吗?
定焦(dingjiaoone)原创作者 | 苏琦编辑 | 金玙璠“东哥呢,在哪里?”4月16日下午6点18分,刘强东的数字人形象“采销东哥”开启“直播首秀”,同时亮相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AI圈公开的秘密:天下模型一大抄
抄袭已经成为AI世界公开的秘密。据The Information周一的文章,许多初创公司的AI聊天机器人很可能是采用了OpenAI和其他公司的数据开发的。这些机器人在某些任务上可以媲美GPT...【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聚焦“一房二卖”等问题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记者4月16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近日印发了6件涉房地产纠纷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聚焦“一房二卖”、逾期办理产权证、违约金调整等高发监督事项。“一房二卖”等违法...【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今年买二手房最划算?70城二手房价格全都降了!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5%。从销售来看,一季度,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6%。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周鸿祎力挺手机支架 喊话余承东:手机在老婆手里 你能专心开车吗
快科技4月17日消息,360周鸿祎近日再次提及了雷军和余承东引发的关于手机支架的讨论,强调了手机支架与驾驶安全之间的关联。周鸿祎认为,余承东在智界S7发布会上对手机支架的讽刺...【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Android 15 有望引入应用隔离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
IT之家 4 月 17 日消息,即将推出的 Android 15 系统可能引入一项全新功能:应用隔离。这一功能将更好地保护用户免受行为异常应用的侵害。Android 系统一直拥有强大的安全防护...【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全球首个AI程序员Devin造假?业内人士:质疑有理,但程序员已离不开AI
·号称全球首个AI人工智能软件师Devin日前被网络博主质疑造假、炒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位博主质疑有理有据,Devin的“惊人效果”确实存在一些商业炒作的嫌疑。号称“...【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刘强东”直播首秀,释放了什么信号?
文|新浪科技 原祎鸣“3!2!1!上链接!”昨晚,刘强东AI数字人(以下简称“刘强东”)完成了首秀。虽然此前已有不少明星、头部主播的“分身”活跃在直播间中,技术制造的“替代者”已不算...【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A股突发!美联储传来大消息
全球市场动荡的根源其实还在于美元!最近,全球股债基本处于双杀状态,昨天A股亦是惨烈。在这种市场情绪背后,有人错误将之归咎于资本市场新规,其实根源在于美元,因为全球主要资产几...【详细内容】
2024-04-17  Search: 人工智能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北斗系统早已全球开放,为何我国还在用GPS?真实原因令人无奈
我国科研团队,曾经用了整整10多年的时间,才打造开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全球开放,然而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北斗卫星系统,并没有成为我国唯一使用的导航系统,我国为什么还...【详细内容】
2024-04-10  科学知识点秀    Tags:北斗系统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北美地区等来天文“大片”,日全食“科研盛宴”即将开场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图为三枚位于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内的火箭。日全食期间,火箭将与科学仪器一起发射,研究地球电离层。图片来源:NASA官网北京时间4月9日,由太阳和月球联袂...【详细内容】
2024-04-08    新华社  Tags:日全食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要来了
今年备受瞩目的天象来了!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将于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上演,全食带扫过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的众多城市都能看到这次日全食,发生时间为当地时间4月8日中午到...【详细内容】
2024-04-07    新华社  Tags:日全食   点击:(10)  评论:(0)  加入收藏
你在光速飞船上奔跑,速度超过光速了吗?
简单回答,没有超过光速。虽然答案很简单,但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这里有必要进行详细分析。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光速是宇宙最快的速度,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详细内容】
2024-03-27  宇宙怪谈    Tags:光速   点击:(26)  评论:(0)  加入收藏
地磁暴导致嗜睡?对生活有何影响?科普来了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会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相关消息一经发布,关于“地磁暴”的话...【详细内容】
2024-03-27    澎湃新闻  Tags:地磁暴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量子力学,你了解多少?一起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引领着科学家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它不仅是描述微观物质的基本理论,更是连接微观世界与宏观...【详细内容】
2024-03-08    简易百科  Tags:量子力学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面粉竟然会爆炸!事关粉尘爆炸,你应该知道
面粉竟然会爆炸!事关粉尘爆炸,你应该知道最近的热播剧《猎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毒贩黄宗伟拎着一袋面粉进了厨房随后把面粉倒进盆里镜头一转突然发生了爆炸而且威力看起来还不...【详细内容】
2024-03-06    北京日报客户端  Tags:粉尘爆炸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牛顿、爱因斯坦和钱学森,晚年为何研究虚无之物?难道神真存在?
随着人类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也逐渐从过去传统的古老神话中清醒出来,知道了一个个奥秘,比如“地球是圆的,在围绕太阳运动”,再比如人和猴子,都有着同样的祖先。如今这些都是人们共...【详细内容】
2024-03-05  秋原历史    Tags:牛顿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揭开量子之谜:科学家首次获得真空衰变的实验证据
IT之家 1 月 25 日消息,由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团队,近日在意大利完成实验,首次获得了真空衰变的实验证据。根据量子场论,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转变...【详细内容】
2024-01-25  IT之家    Tags:量子   点击:(55)  评论:(0)  加入收藏
大质量原恒星团咋形成的?“绘”出来了
新华视点 | 作者 魏梦佳璀璨星空下,人类所看到的遥远星光,其实主要来自大质量恒星。这些体积庞大但数量稀少的恒星则诞生于大质量原恒星团。然而,这些庞然大物究竟如何形成的?图...【详细内容】
2024-01-16    新华视点  Tags:恒星团   点击:(56)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