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究竟是什么样子,正如你永远都不会想到互联网金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一样。在那个移动互联网风靡的时代,互联网金融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以致于很多人的身体略带癫狂的痕迹。当癫狂发生,行为便开始走样,互联网金融开始与狂热过多地联系在了一起。
可以想象的是,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实现的,它需要长时间的谋划和深思熟虑,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当狂热的气氛萦绕在互联网金融周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华丽泡沫的破灭。伴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剧,资本的集体退潮,互联网金融这个曾经带给人们无尽想象力的存在开始褪去光环,跌落尘埃。
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崩塌其实是一场金融迷梦的破产,它让人们更加明白了金融是什么,金融应该做什么。当然,那些互联网金融的忠实信徒或许可以找出千万般理由来自证清白,但如果金融仅仅只是金融,或许金融也不再是金融。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搞清楚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自然,在他们的世界里,互联网金融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互联网金融的拥趸者有两个极端
其实,在互联网金融的拥趸者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的长期存在最终让互联网金融走向了极端。如果互联网金融的走向没有被这两个极端要掌控,或许,互联网金融可以走得长远一些,而不会像今天这样一般过山车式的模样。
互联网金融拥趸者的一个极端是并不知道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的那些人。尽管互联网金融在一夜之间成为一个风口行业,但是,对于很多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之中的人来讲,他们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在这个群体当中,投资者居多。
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当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明白了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可以带给他们传统金融无法给予的丰厚的回报。如果金融本身仅仅只有丰厚的回报,而没有产业端的供给,那么,如此丰厚的回报要么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烧钱得到的,要么是虚假的投资项目包装得到的。
被投资回报冲昏了头脑的投资者们并不在乎这些,他们仅仅只是看到了回报,回报,还是回报。当互联网金融无法给予他们丰厚的回报时,他们便会用一种极其原始的手段来讨回自己的本钱。这是我们看到那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被投资者质疑,甚至围堵的根本原因所在。
除了投资者之外,互联网金融的拥趸者当中还有一部分是互联网的信徒。这些互联网信徒看到了互联网模式在其他行业上的成功应用,而金融作为经济生活的“毛细血管”同样进行互联网化,才可以把最后的环节跑通,于是,互联网的信徒们开始试着寻找互联网模式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方式和方法。那么,这些互联网的信徒们是否真正明白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呢?说实话,他们也没有搞清楚,就连某些互联网大佬都没有搞明白,所以,他们才会不断为互联网金融摇旗呐喊。
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这种狂热与盲动驱动的时候,它的发展必然走样,必然脱离金融正常的发展轨道,进入到非金融的层面上。所以,我们看到在互联网金融火爆的时候出现了那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实他们早已不是金融机构,而是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平台,金融仅仅只是他们的一个营销标签而已。
互联网金融拥趸者的另一个极端是真正明白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的那些人。对于那些真正对金融理解深刻的人们来讲,对于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其实他们早已心知肚明。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还是投身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队伍当中,不惜铤而走险。
是什么让这些对互联网金融了如指掌的人还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呢?说到底,是投机心理在作怪。正是因为这些人太了解互联网金融了,所以,他们更加愿意去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战役当中,幻想着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获得一定的发展红利。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实都有很多长期做金融,甚至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你说这些专家不知道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吗?根本不可能,这些专家早已把互联网金融看得清清楚楚了。既然这些专家知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属性,那么,为什么他们还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呢?其实,还是因为有投机的心理。
要知道,做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当我们完成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搭建之后,不仅可以获得投资者的投资,而且还可以去融资,获得投资机构的投资。相对于传统和原始的金融模式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变现方式真是太简单,成本太低了。这些人把互联网金融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试图获得一定的机会收益。
可想而知,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狂热和投机所驱动的时候,它的发展早已进入到了非正常的运行轨道。如果不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而是任由互联网金融的泡沫越吹越大,那么,等到互联网金融的泡沫真正破裂的那一天,或许受害面更大,影响更加难以估量。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持续且绵长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出现。
前有金融科技,后有数字科技,金融进化的未来在哪?
当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持续,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金融玩家开始转型成为金融科技玩家,成为数字科技玩家。无论是金融科技玩家,还是数字科技玩家,它们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个底层逻辑就是去金融化,把自身所做的金融业务玻璃,从而回归科技本身。于是,我们不禁会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难道就是简单地去金融化吗?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笔者更加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不在于去金融化上,而在于回归金融上。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互联网金融癫狂且失序的时代吧。在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了无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出现,我们看到了无数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出现,但是,在这样一片混乱的发展状态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金融距离金融本身越来越远,最后彻底变成了一个互联网存在。当互联网金融脱离了金融本身,蜕变成为一个互联网物种的时候,它的发展其实已经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
可见,当我们在寻找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和方向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去金融化,而是更加需要的是回归金融行业本身。为了应对政策监管而进行的简单、粗暴的去金融化只会把金融行业的进化从一个极端带入到另外一个极端里。尽管这种发展方式可以规避掉市场监管,但是,当金融行业的进化脱离了金融本身,即使是再具有颠覆性的进化都与金融无关,因为这个阶段的金融科技或数字科技早已不是金融本身,而是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科技物种。
因此,虽然从互联网金融转变成为金融科技或者数字科技暂时躲过了监管风暴,但是,这样的进化其实有点让互联网金融打回原形的味道,这个原形就是它本来就是科技物种,而非金融物种。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金融科技,所谓的数字科技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方向,而不是金融进化的未来和方向。
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把互联网金融的进化和金融的进化区分开来。既然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方向是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那么,金融进化的方向在哪呢?笔者认为,金融行业进化的方向主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以及由这些应用所引发的金融行业的蜕变。简单来讲,金融行业进化的方式就是金融数字化,金融智能化和金融去中心化。
在金融数字化、金融智能化和金融去中心化的时代,金融的运行将会告别现在以人为主的运行体系,进入到以数据、数字为主体的时代。相对于以人为主体的传统金融时代,以数据、数字为主体的新金融时代的运行效率更快,更加安全,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促进更大,更加深入和彻底。一句话,在新金融时代,金融行业将会开启一场深度、多元和立体的回归,从而真正把它变成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下的“新型毛细血管”。
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极端最终把它的发展带入到了死胡同,于是,一场持续且漫长的政策监管无可幸免。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互联网金融玩家开始彻底割裂与金融的联系,变成了以金融科技、数字科技为代表的科技的话存在。从本质上来看,这并不是金融进化的正确方式,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玩家去金融化的产物。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进化应当回归金融行业本身,让金融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让金融成为新金融,而不是让金融进化仅仅只是简单、粗暴地去金融。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