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白茶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后期转化价值,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老白茶的价值以及重要性,因此,市场逐渐掀起了收藏老白茶的热潮。比如一款20年的福鼎老白茶曾经就拍出了18.8万的高价。
不过,很多茶友对于老白茶还是有不少误区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误区一、老茶颜色黑
白茶加工时不经揉捻、发酵,只有萎凋、干燥两道主要工序。因此,白茶本身没有遭到太多工艺上的改变,就算经过陈化之后,颜色也不会是黑的。
真正的老白茶,外表整体是暗色的,但色泽均匀;如果颜色发黑,可能经过渥堆发酵、人工烘干等程序,使得鲜叶中的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被大量降解,导致看上去是黑色的,这种茶根本不具备后续转化能力,没有存储价值。
误区二、存放时间越长越好
老白茶之所以价值高昂,就是因为它良好的后期转化能力。虽说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但越长越好是有前提的。
首先,原料够好。只有优质的原料,后期才会越存越好。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荒野茶比田园茶内质丰富;高山茶比平地茶内质丰富。
其次,白茶制作工艺必须完美。白茶的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白茶》规定,白茶含水量不得超过8.5%。
不过,我们建议要控制在6%以下,如果白茶水分含量超过7%,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动氧化,让茶叶变质加速。
此外,如果萎凋不足,白茶茶性就会偏绿茶,存放后转化慢,有的甚至出现类似绿茶过期的陈味;萎凋过度又会让很多内含物质失去转化的空间,导致丧失存放的价值。
以上两点合格的情况下,老白茶还要在存储时注意不能发潮、发霉,一旦发霉,就算十几年的老白茶也毫无价值。
误区三、老白茶都是茶饼
2010年以前,白茶几乎没有压饼工艺,都是以散茶的形式存在的,白茶茶饼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所以,白茶早期是以散茶的形态存在的。只不过因为散茶比较蓬松,存储时体积大,为了压缩空间才将其压成了饼茶,同时饼茶也有利于内含物质的转变。
随着饼茶越来越多,茶友慢慢地误认为,老白茶只有饼茶,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误区四、不注意地名,买错了白茶
每个产区的白茶有各自的特点。不管是福鼎白茶还是政和白茶,都要弄清楚产地再下手。
比如很多茶友一看是太姥山,就认为是最正宗的,但有些茶商会以“太姥山东麓”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加了东麓两个字,品质却有天壤之别,很多茶友弄不清楚就着了道。
误区五、老白茶都有药香
因为白茶香气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是所有白茶都一定会产生药香。
一般来说,高树龄、高海拔、高年份的白茶相对而言更容易出药香。
除此之外,白茶的药香与存放的湿度、温度以及自身的老嫩度都有关系。
以白毫银针、牡丹王、贡眉、寿眉这几个等级来说,粗老的原料转化的稍微明显一点。
而在转化时间上,北方要大部分十年以上才能出点淡淡的药香,南方转化的可能快一些,但也不会太明显。
有些茶友曾透露,自己在三到五年的寿眉中闻到过药香,不过这种白茶值得警惕,因为极有可能存在渥堆做旧之嫌。
看完以上几点,相信你以后再收藏老白茶的时候可以避开很多坑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老白茶不易辨别,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两年的新茶,慢慢让其转化成老茶,这是最放心的一种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