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00年以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GDP一年一个台阶,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了近40年。
40年以来,越来越多人的钱包鼓了起来,小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汽车需求的大爆炸,刺激了汽车厂商的狂热。
合资车企在国内遍地开花,跑马圈地;土生土长的国内车企一哄而上,争先恐后。一些没有造车能力的企业也想方设法获取造车资质。
这样的造车的结果是汽车市场鱼龙混杂,很多汽车品牌和产品滥竽充数。
汽车制造是技术活,需要长久时间的经验沉淀,还需要有充分的实力,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像德日美这些汽车制造强国全国一般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汽车品牌。
这些品牌历经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练,更多的汽车品牌沉默在历史的沉沙中。
前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汽车品牌,能活到今天并还保存着竞争实力的车企目前也是屈指可数,就剩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广汽等车企。
当年这些车企试水造车,投放市场的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能力,质量把控能力欠缺,很多车企的发动机需要外采。
作为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汽车,购买它是家庭的一项重大支出,它将陪伴家庭成员多年。新生的品牌基本都是小众的,没有足够的造车经验,生产的汽车没有得到市场的检验,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最关键的是其能否在市场生存,能存在多久还是问号,从以往的数据和经验来看,其大概率九死一生。
消费者不需要也不应该陪它们殉葬。
经过多年残酷的市场淘汰赛,现在我们是否可以闭着眼睛购买汽车?答案依然是不能。
残酷的市场淘汰赛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和进行时。
前段时间五家车企被曝光处于破产边缘,工厂停工几个月,4S店关门,经销体系崩溃,售后系统瘫痪。原来购买了这些品牌车型的消费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刚买的新车故障频发,但是无处维权,无法维修更别提退还新车。
想想曾经多少汽车品牌如今基本销声匿迹?东南汽车,海马汽车,华泰汽车,华普汽车,江淮汽车等等,更多的汽车品牌销声匿迹。
它们的消逝,让原来购买它们的家庭暗自神伤,缺乏技术支持和维修体系的汽车可能都不能寿终正寝,只能半途弃用。
说到底,这些都是选择小众冷门车企、小众品牌带来的风险。
小众品牌相比知名车企知名品牌造车实力太弱,质量管控水平与知名车企存在较大差距,抗风险能力也更差。
不说那些过于小众冷门的品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三菱、标致、雪铁龙、福特这些曾经的汽车巨头在今天的汽车市场一样日渐式微,铃木汽车更是直接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水土不服,远走他乡。
总之,在同样的预算情况下,朋友们最好选择知名品牌的热门车型。这样虽然不能保证没有风险,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遭遇类似风险的几率。
同时,知名品牌热门车型的知名度高,厂家对其质量把控相对更用心,对口碑更在意,拥有更强的实力,发现问题可以更及时的解决;知名品牌车型的保有量大,保养维护也更方便,维保成本也更低;其保值率也更高,使用几年后换车时市场价值更高,在二手车市场也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