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是目的,而是组织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管理的有效性是以结果作为唯一衡量指标,这点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清晰认知到,你在为什么结果而负责,你才能聚焦精力资源于这个结果上面,取得效果最大化,这也是本书为何一开篇就力求与大家澄清“什么是管理”的目的所在。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自己的工作方法中明确提出:想要达成一个好的结果,你必须首要明确驱动这个结果达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只有找到其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你才能将资源做到专注、聚焦,最终才能达成这个结果。
就拿最近国家治理雾霾这个例子来讲,为了达成治理雾霾,还天空一片蓝天这个目标,国家首要从雾霾造成的最大因素——工业生产方面进行改革,通过经济方面的供给侧改革倒逼企业进行生产技术革新,通过环保方面的严查狠抓让重污染企业关停整改,通过产业转型提高新能源生产,通过政府简政放权提高改革效率等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各个城市天空情况的确有好转,北京的天空也出现了久违的蔚蓝。在执行国家的一系列措施时,各个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不遗余力地进行督导检查和跟进,我想,若没有这些人的跟进,我们的措施也只能是一纸公文而已。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很多企业的目标管理是这样子的:将总目标先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再分解到每一个单元团队,团队再分解到每一个人,于是管理者便心安理得等待目标自然达成,但现实却都是狠狠的打了管理者一个耳光。因为总目标是结果,将总目标分解得再细,他还是个结果,这个结果是需要人付诸行为去完成的。就比如一块猪肉是猪肉,你把一块猪肉切两半,它还是猪肉,你把猪肉剁碎,它还是猪肉,它变不成肉丸子。组织目标的分解是为了各司其职,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个体的责权利,而组织目标的达成则需要各个个体做出过程的计划,然后实施,最终方能达成目标。
可见,从国家治理,到企业治理,到生活琐事,不管大大小小的组织,任何事情的执行者都是人,所以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管理只有把人力资源配置好、管理好,获得最大的价值,才能让组织目标高效达成。彼得德鲁克在《21世界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指出:20世界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将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而21世界管理学的挑战则是如何将知识员工的生产力提高50倍。
21世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互联网化让整个世界以“十倍速”发展。达成德鲁克提出的知识员工生产力提高50倍的宏大目标,必须充分挖掘个人和组织的创造潜能,实现最大化的绩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包政在自己的著作《重新认识管理》一书中提到:管理者最大的职责是管好人事。企业制度的基本宗旨都需要通过管理者来支撑,从封建王朝到今天,经理人要对下属的成长包括做好工作、完成绩效以及拿到奖金承担责任,经理人不能培养下属,不能传帮带,不能为下属的成长承担责任,公司就没有管理。通过这种经理人管人事方式,让大家体现到这个组织是有基本法的、公正的、有公信力的。
管理是为结果负责,是为绩效负责,而绩效则是由人来决定,人强则事顺,人弱则事阻,只有管理者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教练辅导下属能力,促动下属成长,管理才能真正高效达成目标。
本文作者:薛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