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姓苏禄,先登捕虏,累功署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新唐书》
日本刀在中国火了以后,作为日本刀的原型之一,唐刀受着这股春风挥发了第二次生机,市面上顿时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唐刀模型供贩卖,但是翻阅《唐六典》和其他有关唐刀的记载后,不难发现市面上所有唐刀都是根据日本刀改造而来的仿制品。
这是因为最先火起来的是日本刀,商家发现唐刀火了后,如果重新弄模具,会增加成本消耗,索性便将原本的日本刀修改一些装饰当成唐刀售卖,不止是没有仔细研究过唐刀的普通消费者看不出问题,就连商家也不觉得这些唐刀和日本刀有什么问题。
首先市面上打着唐刀和日本刀的刀剑模型为了美观都是长柄双手刀,但实际上,虽然日本有双手刀的存在,但是唐刀中属于刀的那一部分无一例外都是短柄单手刀,与之类似的还有汉剑,如今市面上的汉剑几乎都是双手剑,然而那个时代的剑都是单手剑。
如陕西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饰是一把仪刀,但是带剑柄只有84.7cm,剑柄短,只够单手持握。此外还有藏于日本四天王寺中的丙子椒林剑,虽然被称为剑,其实是刀,因为在古日本,刀和剑都被称为‘剣’(けんke`n),传说是日本遣唐使圣德太子带回日本的,但是无法判断是否是中国工匠生产的,同样的,丙子椒林剑也是一把单手刀。
虽然日本称丙子椒林剑是一把唐横刀,但不只是丙子椒林剑,包括如今所有出土的疑似唐刀的器物,如所谓的金银细装唐大刀和金银平脱横刀等刀,都无法确认它们就是唐横刀,不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剑,根据《唐六典》记载:唐横刀是一种给普通士卒使用的铁器,是一种战斗用刀,一般没有浮夸的纹路,特点是轻快短小。
因为是军刀,所以一般没人带着它入土,要么是当做传家宝传下去,要么是遗失在了战场上,没有良好的保护这种铁制刀具自然腐坏的厉害,如今才没有唐横刀问世,但是横刀的样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唐朝使用的是府兵制,和花木兰的故事中一样唐朝士卒武器是自带的,并不是唐朝统一配发,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横刀都长一个样,有个体差异很正常,但是大抵因为生产力和时代的局限性摆脱不了短刀,单手的框架。
与横刀相似的是陌刀,陌刀究竟长什么样没人知道,只能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知道陌刀是一种步兵对付骑兵的武器,因此可以知道的陌刀应该是一种长武器,肯定不是一种单手刀,但是陌刀是一种双手刀还是长柄武器就不知道了。
因为正式的长柄刀直到宋朝才被记录在正史中,但是宋朝与唐朝时间相隔并不远,因此长柄刀在唐末或是唐中期便出现了也是可能的,一种武器的出现不可能是宋朝一蹴而就的事情,陌刀可能就是宋代棹刀的原型,与偃月刀和日本薙刀相似,不过并不是传闻中苗刀的样子。
《明史·日本传》的记载能看出,苗刀是唐刀传到日本后被改造为太刀,野太刀再传回明朝的产物,普遍是双手大刀,自从戚继光的《辛酉刀法》之后双手刀配合枪法阻击蒙古骑兵的用法才被发明出来。
因为和横刀的性质一样,陌刀也是一种军刀,同样不会有人带入墓中,久而久之陌刀也就如横刀一样也就失传了,但是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四种刀形中最倒霉的当属鄣刀,如果说横刀和陌刀是因为是军刀,没有人想过去传承,那鄣刀就完全没有记录,甚至鄣刀究竟有什么用还得从名字中猜测。
鄣,通障,顾名思义便是章从邑指要塞的城堡,因此要塞战大多是近距离白热战,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适合近距离搏斗的短刀,像是日本的胁差刀,可以知道横刀并不长,已经很适合近距离搏斗了,再来一把类似于胁差的鄣刀是不是略显多余?
何况胁差可是用来自杀的,唐朝可没有切腹的习俗,一把胁差一般只有三十厘米,哪怕是近身搏斗都显得太短了。二说鄣刀类似于日本野太刀,适合用来对战骑兵的长横刀,但是可以看到唐刀中已经有了对付骑兵的陌刀了,和第一种说法一样,与其他刀的用途重叠,没有存在的必要。
况且长横刀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出来的,为什么宋代的长兵器是棹刀而不是加长的横刀?这是因为刀身长度一旦超过一个范围,以唐朝当时的冶炼技术刀就会变得易碎,日本学会唐刀做法后也是先做短刀,等冶炼技术进步后才出现的长刀,可以看日本出土的武士刀,虽然可以双手持握,但是初期的武士刀长度同样短小。
因此鄣刀可能是一把卫士用刀,有一个词语叫鄣卫,又叫“鄣衞”,有遮蔽卫护的意思,因抛开鄣原本的含义,鄣卫的解释就正常的多,因此鄣刀应该是一种比唐横刀长一点,宽一点的重兵器,应该和柳叶刀差不多,这里的重指的是重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护卫。
很遗憾的是鄣刀同样没有文物出土,除了日本供奉的那几把外,我国出土的一切唐刀文物几乎都可能是仪刀,只要有龙环,凤环的都属于仪刀,但是问题恰恰在于,仪刀的重要材料之一是木头,作为一种在重大的仪式中使用的刀具,自然不会允许你带着开刃的横刀,鄣刀,陌刀到处晃荡,因此仪刀虽然很华丽,但其内在都是木头,虽然会被放入棺木中陪葬,但真正能保存到考古人员挖开,并且没缺少什么部件仪刀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