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淘特最后的资产——平台上的商家和商品即将迁回淘宝,这也预示着曾经独立运营的淘特,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淘宝。
回顾淘特的衍生和发展,它始终都逃不脱与拼多多之间的联系,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淘特被看成是阿里直面拼多多挑战的首要阵地。
无论是从模式上,还是从打法上,淘特与拼多多之间始终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虽然外界以及阿里巴巴本身对于淘特寄予了很多的期望,并且希望它可以抑制住拼多多发展的步伐,
但是,实践证明,淘特并未真正从根本上抑制住拼多多对于阿里「势力范围」的蚕食,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淘宝,让淘宝的战斗力出现了失焦。
透过拼多多的市值超越阿里,我们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一点。
于是,当蔡崇信和吴泳铭开始执掌阿里,特别是阿里巴巴开始放弃以往以外向型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开始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再聚焦。
淘特放弃独立运营的机制,开始回归淘宝,似乎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世间再无淘特,而是回归到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为我们传递出来的,或许并不仅仅只是淘特本身的模式和打法上存在的问题,而是更多地让我们看到的是,阿里巴巴开始将发展的重点转向全新领域,以及阿里巴巴开始调整张勇时代的价值「缺位」,真正将阿里巴巴的发展,带入新周期的开始。
一
回顾淘特的衍生和发展,我们可以非常感受到,它身上为我们投射出来的浓重的流量味道。
说到底,淘特之所以会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试图通过它来获取下沉市场的巨大流量,从而弥补淘宝在这一市场上的缺位。
不得不说,阿里巴巴的这样一种打法,的确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淘宝的短板的。
然而,淘特真正开始上线,乃至独立运营,其实是已经过了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期的。
无论是拼多多的一家独大,抑或是以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对于下沉市场流量的瓜分,淘特入局下沉市场的时机,都不是最佳的。
于是,我们虽然看到了淘特在产业带的打造、消费平权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是,当下沉市场的流量争夺,业已进入到红海阶段。
特别是当这一市场的格局业已确定,淘特欲要实现突围,必然是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代价的。
说到底,淘特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失去了流量的支撑所导致的。
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淘特本身,同样还体现在其他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上。
欲要改变这样一种发展困境,必然需要跳出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为电商的发展,找到新的增长动能。
当阿里巴巴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AI电商」的身上,特别是当阿里巴巴开始抛弃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去寻找新的驱动力,放弃以流量为主导的淘特,将所有的流量全部都汇聚到淘宝的平台上,自然成为了必然需要做的。
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淘特开始迁移回淘宝,并且最终再度与淘宝实现共同运营。
二
如果说,淘特本身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失去了流量的支撑,最终才让它回归淘宝的话,那么,电商行业当下正在面临着的深刻转型和升级,则是淘特开始回归淘宝的另外一个原因。
当互联网的身影渐行渐远,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浪潮,开始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无论是文心一言的出现,还是ChatGPT、Sora的风靡,我们都可以看出,AI正在深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AI,将会和以往的互联网一样成为新型基础设施。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AI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重构以传统的电商元素、模式和运行逻辑,从而真正将电商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对于淘宝、京东和拼多多这样的电商玩家们来讲,如何找到AI与电商的结合点,如何让AI不断地为电商赋能,才是它们真正跳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真正进入到以AI为主导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
对于淘特来讲,它,的确通过独特的打法和商业模式在下沉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拼多多对于淘宝原有市场的蚕食。
然而,虽然淘特释放了巨大的增长潜能,但是,它依然没有跳脱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底层逻辑。
当电商行业的发展开始从互联网进入到AI时代,如果淘特依然还借助互联网来获得发展机会,那么,纵然现在的淘特依然还有着巨大的发展后劲,但是,等到互联网的红利被消耗殆尽,一切终将从头开始。
如何让淘特在电商行业面临着深刻转型和升级的大背景下,率先实现嬗变,并以此来把握AI时代来临的红利,或许才是真正保证它避免走入到互联网的怪圈的关键所在。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才看到了淘特开始回归淘宝。
三
回顾以往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不难看出,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始终贯穿其中。
无论是阿里巴巴的生态的不断扩大,还是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无一不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
可以肯定的是,在资本和流量依然丰沛的年代里,阿里巴巴的确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获得发展的,的确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来不断地确立自身在行业当中的优势地位的。
然而,阿里巴巴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同样需要资本和流量的支撑,才能得以延续。
等到资本和流量的红利不再,阿里巴巴的发展,非但无法受到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支撑,甚至还将会受到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拖累。
当蔡崇信和吴泳铭开始执掌阿里巴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以往阿里巴巴的那样一种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去寻找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淘特作为一个衍生阿里巴巴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存在,自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一次转型和升级。
因此,如果我们寻找淘特回归淘宝的内在逻辑的话,阿里巴巴的转型和升级,同样是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现在的阿里,究竟在如何转型和升级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放弃所有的失焦风险,聚焦所有的盈利优势,尝试所有的潜在红利。
正如上文所讲,虽然淘特在用户的拓展上依然还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让阿里巴巴的核心资产——淘宝,有失焦的风险。
于是,为了避免这样一种现象的发生,必然需要放弃淘特的独立运营,让淘宝更加聚焦,优势更加突出。
同淘特回归淘宝不同,我们看到的是,阿里巴巴在菜鸟、蚂蚁金服为主导的业务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展现外向型的发展策略。
阿里巴巴之所以会重注菜鸟、蚂蚁金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它们愈发开始表现出盈利优势的一面。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菜鸟被传出IPO的消息上,我们可以从支付宝开始再度涉水社交上,看出一丝端倪。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阿里巴巴在诸多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体系上的聚焦和放大,从而找到更多的增长可能性。
同淘特和菜鸟、蚂蚁金服的一收一放不同,阿里巴巴在探索新业务上,则是表现出来了较为激进的一面。
无论是其对于大模型的布局,抑或是其对于云计算、AI的试水,几乎都是阿里巴巴开始不断地尝试新的发展红利的直接体现。
当阿里巴巴开始不断地延续这样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当阿里巴巴开始不断地对衍生于互联网的传统意义上的模式和打法的不断校正,以淘特为代表的资产的不断回归,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淘特回归淘宝,仅仅只是阿里巴巴整体大战略的一个缩影。
它,更多地为我们传递出来的是,阿里巴巴的战略打法,开始发生一次深刻而全面的调整。
结语
当淘特开始回归淘宝,
更多地为我们传递出来的是,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行将终结;
更多地为我们传递出来的是,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型;
更多地为我们传递出阿里的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时代的结束。
当世间再无淘特,一场以新的策源地和新引擎为主导的新战局,开始蔓延开来。
对于阿里巴巴来讲,这是一个开始。
对于其他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同样如此。
当AI的脚步愈发沉重且坚定,特别是当它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和改变开始越来越深入,诸多类似淘特的互联网物种,将会开始回归到原有的位置。
这是一种返璞归真,但,这,更是一种再出发。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行业研究专家,知名KOL,数字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