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对这个话题感到焦虑,担心自己 35 岁之后会失业,因为前几年我也这样,不过目前要好很多,文末会讲。
写这篇文章前,为了让文章的内容保持客观,我对 “35 岁大龄程序员” 这个话题调研了 2 周,然后才开始落笔,文中很多观点都是摘录其它优秀的文章,然后再结合自己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所得。
不废话,上文章目录。
35 岁并不是真正的 35 岁,它是一个泛指,基本上来说就是 35-40 岁这段时间,所以后面我说的 “35 岁”,都是泛指 35-40 岁。
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危机呢?
如果公司裁员,你是不是被最先裁掉的那一批?如果被裁掉,35 岁再出去求职,其它公司会不会要你?如果新公司给你 Offer,能否能达到你之前的水平,至少能保证你正常的生活开支?
怕被优化,怕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怕给你的薪资覆盖不了你现有的生活水平,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危机感的来源。
我们看看用人单位看大龄程序员的视角:
年轻程序员在写日常的业务代码,可能和大龄程序员差不多,但是当需要解决公司的技术性难题、或对项目重构时,大龄程序员就会发挥自身的优势:
所以我们和年轻程序员拼的不是代码能力,而是项目经验、设计能力和知识输出等。
如果你已经步入大龄行列,比如有 10 年工作经验,但是真实水平不到 5 年,被淘汰的概率会非常大。
这里可以给出我的结论:
“35 岁危机”一直存在,准确来说大龄危机一直存在。
拿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能做到 40 岁,但很难做到 45 岁,做到 50 岁更遥不可及(大神除外),所以危机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去延长我在这个行业的生命线,并在“退休”前完成一定的财富积累。
如果能有上面这个觉悟,其实就没有那么焦虑,因为我们最终都会离开这个行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我的目标就非常清晰:不是要守住程序员这个行业,而是尽量延长我在这个行业的生命线。
那如何才能延长职业生命线呢?答案是持续学习!
IT 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你不持续学习,等到年龄危机到来时还想躺赢,下一批裁员的可能就是你了。
持续学习是一切的前提,但我们不能盲目去学习,需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我们看看程序员常规的晋升和转型路线:
下面是更加详细的职业规划,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命线,甚至可以摆脱年龄的限制(能摆脱年龄限制,都是大神级别):
技术才是每一个程序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都不要把技术完全落下,区别只是在各个阶段对技术要求的侧重不同:
技术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架构师是很多开发者的终极技术梦想,能成为架构师的凤毛麟角。
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架构和设计软件的能力!
如果你没有架构、设计的能力,就无法站在更高维度去理解软件开发,就必然被迫奋战在最简单也最容易被替代的体力化的编码工作岗位,而这样的岗位,必然是拒绝大龄程序员的。
所以,即便你还不是架构师,也不是技术经理,也不是管理人员,也不是需求分析师,你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拔高一点,经常性的、刻意地去想一想,系统的模块为什么这么划分,服务间的接口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个业务逻辑为什么要这样实现而不是那样实现。
惟其如此,你才能慢慢理解别人的架构与设计,才能慢慢培养自己的架构与设计能力。
所有开发者都要记住一点,开发者具有双重的行业属性:软件行业属性和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属行业的属性。
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比如支付宝的业务是支付问题,京东商城的业务是电子商务问题,携程的业务是机票和酒店预订问题。
精通业务,可以成为开发者的优势,这是开发者在问题域构建起来的优势,即所谓的懂行。
如果业务积累方面的优势和开发技能方面的优势能叠加起来,那这位开发者,就具有秒杀 85% 以上开发者的能力。
再比如,目前国内技术人员太多,可替代性太强,做 JAVA 搞业务开发的,无非就是 Spring boot + MyBatis + MySQL,需要上微服务就采用 Spring Cloud 全家桶,通用型太强。
而如果你既懂技术又熟悉核心业务流程,比如熟悉电商平台、支付系统、风控系统等的核心业务流程,那么你在团队的地位一定稳如泰山。
《软件架构师的 12 项修炼》这本书里给出了软件架构师的金字塔能力模型:
这个模型,适用于绝大多数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这本书里,作者说这么一句话。
大多数时候所谓的“技术之玻璃天花板”,其实只是缺乏软技能而已。这些技能可以学到,缺乏的知识可以通过决定改变的努力来弥补。
我们每位开发者都要牢记这句话,要清醒地意识到:
所以,在你掌握一定的开发技术可以搞定一些任务后,就要并行地去培养自己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表达、协商、演讲、辅导、写作、组织、规划、管理、汇报、商务谈判、创新、设计等等。
只有软技能匹配你的硬技能,你才能更好地发展,当你软硬结合,综合能力爆棚时,根本不用担心将来怎么找工作的问题,工作机会会跟着你跑,甚至有人会专门为你创造工作机会。
除了持续学习、往技术或者管理方向发展以外,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也需要重点关注。
之所以写在最前面,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句话非常经典。
身体是 1,其他都是 0,没有 1,再多的 0 都是空。
越是成功的人,他的圈子就越广,资源也越多,人生的路自然就越走越宽。
所以多向上拓展你的圈子,多走近结交那些正能量、有想法、志同道合的人。
兴许下次换工作,是圈子里的人脉直接内推让你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有可能,圈子里的几个朋友因为某一个好点子直接走向创业之路。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其实我 2 年前还很焦虑,但是现在不再焦虑,反倒信心更足了。
我目前基本都是按照上面的轨迹去走,已经走了 2 年,各方面的软硬技能都已具备,所以在公司,基本不太担心被裁。
可能有同学会问,那当你 35 岁以后,万一公司倒闭了呢 ?
如果自己还不到 40 岁,找一份大厂的工作,应该不难,如果到了 40 岁,我也完成一定的财富积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最后送上大家一句话:工作可以是事业、是热爱,也可以只是一份工作,给自己留出转身的空间很有必要,如果把工作看作一份经历和沿途的风景,在乎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多过最后的结果,可能会让人生更加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