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招聘过程中,发现好多小伙伴最基础的一些算法回答,接下来会做一个系列,把基础的排序等算法采用动画的形式做解析。
这是第一篇「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交换排序,基本思想是「两两比较相邻记录,如果逆序则进行交换,直到没有逆序的记录为止」。
冒泡算法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我们在这里只列举出来两种实现方式来讲解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示意动画」
「简单的冒泡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g) {
//冒泡排序
for (int i = 0; i < arg.length - 1; i++) {
for (int j = arg.length - 1; j > i; j--) {
if (arg[j] < arg[j - 1]) {//交换两个数字
int temp = arg[j];
arg[j] = arg[j - 1];
arg[j - 1] = temp;
}
}
}
}
上面的代码是根据动画进行的实现,假设我们的数据为{7,5,1,3,2,6},当i=0时,进行第一轮排序,变量j由5开始一直循环到1,逐个进行两两相邻数字的比较,最后将数字最小的1排到第一位,当i=1时,进行第二轮排序,变量j由5开始一直循环到2,逐个进行两两相邻数字的比较,最后将数字2排到第二位,依次进行i的下一轮比较,最终实现了数据的排序。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数字像是浮起来的泡泡,所以称之为冒泡排序。
上面的算法还有优化的空间吗?我们来看下面的这组数据,比如{6,5,4,3,1,2},经过一轮排序已经变为了{6,5,4,3,2,1},第二轮开始排序之后,还是{6,5,4,3,2,1},数字的顺序是没有改变的,说明数字已经处于排序的状态了,则没有必要进行排序,所以还可以进行优化,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sort(int[] arg) {
//冒泡排序优化
for (int i = 0; i < arg.length - 1; i++) {
boolean isSorted = true;
for (int j = arg.length - 1; j > i; j--) {
if (arg[j] < arg[j - 1]) {//交换两个数字
int temp = arg[j];
arg[j] = arg[j - 1];
arg[j - 1] = temp;
isSorted = false;//如果有数据交换,则isSorted为false
}
}
if (isSorted) {//isSorted为true,说明没有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已经有序,则退出循环
break;
}
}
}
这样经过上面的优化,冒泡排序会避免在数据已经有序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数据循环比较,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比如数据为{6,5,4,3,2,1},按照优化后的算法,只需要,只会进行5次比较,也就是n-1次的比较,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的情况就是全部数据都是逆序,比如{6,5,4,3,2,1},(n(n-1))/2次的数据操作和数据移动,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综合上面的情况,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