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是我经过自己实践后,思考琢磨出来的,可能你会觉得很简单,这种图很多地方都有。
但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跟看别人总结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张图让我想明白了很多问题,总结完后,我发现他非常适合用来判断以你现在的水平,能做成怎样的私域流量效果。
看我怎么解释这张图就知道了。
首先看元素:
1.增长模型:引流-留存-转化-传播,是海盗模型的变种
少了激活环节,因为私域运营中激活很难判断在哪个节点,不易控制,关键是也没那么重要,所以省掉了。
图中的引流和传播是一回事,就是裂变,能引流也能传播,私域当中主要的引流方式就是裂变、拼团、分销、老带新,因为成本低,相比较内容运营,效果来得更快,内容运营要做,但是对非内容平台来说,不要过于重视,因为性价比低。
转化在引流和留存的任意环节都可以进行,只是在不同环节要用不同的手段来转化,精细化运营才能提升转化率。
2.留存包含公众号、企微群、企微和 CRM
因为这里的私域是微信生态中的私域,重点在公众号和企微,以及能做自动化营销的服务号和App,这个简称为CRM。
选企微不选个微是因为企微具有更多做私域运营的优势。
在这几个留存地中,公众号为最浅层的留存地,只能通过内容单向触达用户,而个人号可以通过私聊和朋友圈,触达几率更高,到了CRM层面,可以做到标签化精准营销,是效果最好的留存方式。
3.运营的成本和ROI
这3个部分的元素囊括了我们做私域流量所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我们要看个人对私域流量的掌控能力是如何提升的,以及如何判断你能不能做好你手中的运营方案
第1阶段-掌握引流
可以说,引流做不好,盘活私域流量是不太可能的,那就得撞大运了。
裂变引流的重点是选品、海报、裂变路径和流量池(也称为宣传渠道)
1.选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锻炼选品能力、海报撰写能力、裂变流程文案能力、探索企微等各种裂变路径和工具玩法,以及扩大流量池的能力。
选品的依据是最后要转化的那个SKU,越有针对性的选品,转化率越高,反之越低,所以在选品策略上,要仔细分析这SKU的特点和对应用户的细分需求,敲中痛点。
如果选择泛品类选品,可以提升流量,但转化率堪忧,这点要有心理准备。
2.海报
海报决定参与量,这个相当重要,建议多做海报测试,提升对用户需求的感觉。
现在裂变工具一般都支持多版海报裂变,可以对比看看效果。
3.裂变路径
裂变路径包括裂变的规则、裂变的载体(比如公众号、企微)、转化路径、流程文案、裂变工具玩法等等,每个细节都要打磨好。
这个过程会让你对工具更熟悉,对用户在裂变过程中的意识变化有更深的理解。
4.流量池
就是推动裂变启动的那个流量池,可能是投放、自己的社群或者竞品社群等。
这里注意一个问题,反复洗过多遍的流量池,再利用,转化率会越来越低,所以流量池要不断拉新量,因此每次裂变完后注意把量引导到社群和个人号上做留存。
第2阶段-掌握留存
这里说起来简单,就是将用户留存在公众号、企微、App上,越往深层次留存越好,有越多的触达方式越好,比如做公众号矩阵互相导流,就是在增加触达渠道。
具体方式上就不细说了。
第3阶段-掌握成本和ROI
提升转化率其实不是最终的结局,所以我没有多说转化方面的事情,在任何阶段都必须多考虑如何提升转化率和转化量的事情,做前面两个阶段的时候就要一直考虑。
但是提升转化率和转化量并不意味着运营成功了,到最后终究要看你的运营是不是赚钱了,所以终极目标是成本和 ROI 。
这个阶段需要靠一些新玩法来做:
比如抽奖裂变,就是为了提升参与率,降低成本,如果选品够好,最后在不增加转化率的情况下提升了转化量,这就提升了ROI.
比如盲盒裂变,把普通的选品换个概念包装就引起用户极大的兴趣,也是可以降低成本的。
但是这个阶段的玩法看上去新颖,很多初学者喜欢找新颖的玩法来尝试,可是是不好驾驭的,因为扒开底层逻辑来看,你不仅要考虑选品精准度、海报吸引力、激励程度、奖品概率模型、留存效果、转化效果,还要考虑ROI是不是高。
对于没有太多裂变实战经验,缺乏对选品和用户的了解、对激励因素的了解和转化文案的能力不够这种情况的运营人来说,有些为难了,最后会导致效果不好时,你却不知道应该归因于哪。
你可以从你的经验来判断一下,目前你的能力和经验,走到了哪一个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玩法来走你的下一步。
作者:岛主 在线教育增长方向运营,分享经验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