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扫地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庄子对读书人的告诫:以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瞎扑腾,注定是死。
国际出版协会(IPA)的报告,2015年全球出版商一共发行了160万种读物。算下来一个人一天要大约读5000本书才能赶得上书籍出版的速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不用读书了?当然不是,我们面对阅读这件事得想出些技巧来:
我当然是没有资格列书单的,我只是贡献两个我以为较为可信的书单。
西方文化书单:参见莫提默·J. 艾德勒所著《怎样阅读一本书》的附录书单,大约137种。
东方文化书单:参见《梁启超的中国书单》,大约也是一百多种。
这两个书单加起来约300本书。若是将世界文化看成一座金字塔的话,此300本书无疑是塔尖了,这个塔尖占了1%,另外9%的塔顶部分是对着300本书的解读注疏,另外的90%塔腰和塔基部分则可视为庸常之作。
读书就是与作者对话,读经典就是与大师对话,读平庸书就是与庸人对话,浪费时间都不严重,严重是庸人将你变成庸人。这里所说的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公认的经典,不是那个图书网站为了提升销量而鼓吹出来的那种经典。
刘文典放言:"普天下真正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刘文典,半个天下人共分之。"爱丁顿也说:地球上能读懂爱因斯坦的人只有两个半人。可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读爱因斯坦,也不无法阻止历代文人喜爱庄子。
读点难读的书,最大的好处便是给你的阅读思维做做操。读过了《尤利西斯》你就不觉得《百年孤独》能难到那里去,读过了《不能承受的生命轻》你就不觉得《瓦尔登湖》能难到那里去。
李宗吾提出了读书三决:第一步,以古为敌。第二步,以古为友。第三步,以古为徒。在我看来,李先生开了一个坏的头,第一步就以古为敌了,闭着一只眼睛从门缝里瞧古人,只要有了这个敌对的心态,后面的以古为友一股为徒都是闲扯。我的建议是,第一步是以古为师,打开一部书,需以尊敬之心态,走入其中,走完全程,走出来。之后要为友为敌还是为徒,再说。
金克木先生有个随笔集《书读完了》。金先生去拜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这话听着太霸气,但你细想,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其实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用金老的话讲:"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要学会看出古书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好比你懂了一个数学公式,此一类的题目就都了然了。读书大抵亦是如此,例如你要读道家的书,把老庄读懂了,也就把道家读懂了。
古书确实有难读的,如《周易》《山海经》,《淮南子》。但古书也有容易读的,如《道德经》,《论语》基本是人都能读懂,只是理解和领悟上有差别,《庄子》全是在说故事,趣味性还极其的好,《孟子》里对话多些,是孟子在骂当时的君王,看看文明人如何骂人。
古书中确也存在些糟粕,尤其被封建统治阶级篡改过得古书,其糟粕就更多,可是这并不会遮盖古书中智慧精华之光。那些是精华那些是糟粕?学者王东岳先生有个不错的论断:凡以古书为参照,皆为精华;凡以古书为应用,皆为糟粕。举例:汉代文景二帝,以"无为而治"为参照,成就了"文景之治",这是发挥了古书中的精华;明朝有几个皇帝装模作样也搞无为而治这一套,直接"无为"应用到国家管理中,结果把明朝搞垮了。
要强调一点的是,现在的阅读手段很多。
不光是抱着一本书死读,也不不是抱着一块电子屏幕刷屏。
还有音频,有人把一本书从头至尾朗读给你听。
还有视频,有人把一本书用视屏讲座的方式演义给你看。
还有说书稿,有人把一本书的骨架抽出来撰写成书稿给你阅读。
这些都是阅读。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每个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个不一样大致分为听觉型和视觉型两类。
比如:
有个人给美国第49届总统里根和第50届总统布什两届总统担任过助手——
里根总统是视觉型领导者,凡事喜欢看形成文字材料的东西。
布什总统是听觉型领导者,不涉及核心的事件你用嘴说给他听就可以了。
开始的时候这位助理以为是总统的问题,后来发现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每个读者应该去发现和探索:自己喜欢听还是喜欢读。
找到这个兴趣偏好,再有所侧重的设定读书计划,效率和质量自然提高了。
牛这种动物有个特点:
牛在吃草的时候猛吃,大口猛吃,吃到吃不动为止。
然后,牛会把吃到胃里的东西反刍到嘴里,再咀嚼一遍,咽下去。
想想,挺恶心的吧。
好了,你会问我是不是要温习,温故而知新嘛。
不对,我说的不是温习,是代谢。
把你读过的学到的,代谢一遍。
如何代谢?
就是给别人讲一遍。
如果你有机会以讲课的方式讲出去,这挺好。
如果没这机会,也不要紧,找个人讲给他听。
你老公、你妹、你闺蜜都可以。
通过讲出去的方式代谢一遍,有价值的成分就留在你的身体里了。
老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你要讲这个吧?
不是。我要讲的熟读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去读同一本书。
比如:
我中学时读《道德经》,有一种仰视的感觉。
觉得老子太牛逼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子么?
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总归读的惬意、读的忘我。
刚步入社会时读《道德经》,有一种利用老子的感觉。
总想从老子身上挖掘点啥,然后撮吧撮吧拿出去对付那些不学无术的家伙。
现在老之将至,读《道德经》,多半是在找差距。
把道德经当一面镜子,时常拿来照一照自己的嘴脸。
或者在若干年以后,如果我还没死,还在读《道德经》,估计味道又不一样吧。
所以,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书,需要常读,因为常读常新。
一些人阅读舍不得在书上做标记、做批注。把书像神一样供着。
我不太支持这种方式。
书是用来读的,其次是用来画的。
不在书上做些勾画,谁知道你有么有读过此书哩。
当然读书不是读给谁看的。
做批注主要是为了加强记忆,推进理解。
比如:
一本一千多字的《素书》,敝人读了多年,仍然不得要领。
也下过决心把这一千多字干脆背下来,努力了一下其实不是那么好背的。
后来就开始在《素书》上做批注。
读到"以明示下者暗"这句的时候,我首先要给这句话按照我的意思做个翻译:——那些喜欢在员工面前装逼的老板早晚会被员工愚弄。
呀,这么翻译我觉得有意思,要比书上的翻译趣味的多。
然后在在旁边批注一句:我们单位老板恰好就是个爱装逼的货。
这么两下子,很奇怪的就记住了,也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