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双减”正在倒逼学校走高品质、有内涵、高质量发展之路。2022年将是“双减”的深化之年,“双减”背景下新课改将成为新趋势、新常态。
从宏观层面看,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课改外部舆论、文化环境逐步趋好,文化反哺课改生态雏形出现。把课程素养、生活逻辑等理念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初高中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新教材全部使用,新学业评价标准的出台,一系列举措使得课标、教材、考试一致性得到了实现。
不得为学校分配招生指标、不得单纯以分数考核教师绩效;对学生作业总量进行限制,校外学科类培训进行有效监控,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就是说,政策、文化导向上为学校、教师创造了宽松环境。
二是“双减”倒逼学校走高品质、有内涵、高质量发展之路。传统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师生苦拼、培训班苦补、家长苦陪“五苦精神”获得。而“双减”背景下,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是釆取科学方法实现有后劲、可持续的绿色教学质量,借助课程设置、课堂改革、教师素养提升等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赛道变了,评价规则变了,质量获得方式发生了改变,即以最小的时间、精力花费获得最大的效果、效益。
三是“双减”进入优化、创新、巩固成效新阶段。“双减”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师对“双减”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有”到“优”,从“优”到“常态化”,需要不断探索、建模、迭代、创新。
从微观层面看,2022年新课改有六个新路标。
课程框架视角:从素养层面重构校本化课程体系。学校竞争的核心是学校课程特色的竞争,而课程竞争的关键是课程开发、实施理念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可见,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个性化表达进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统整,进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开设,从有什么、供什么走向缺什么、补什么,从点状、碎片化课程走向立体、系统课程生态体系。课程体系要增加、渗透、培养时政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美素养、劳动素养的内容与比例,并釆取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
教学方式视角: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同一时空的混合学习将成为新趋势。近年来,在线直播课、在线课程平台火爆。“互联网+”技术颠覆和重构教育,“倒逼”教育信息化快速升级,广大师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疫情背景下的在线学习,教师对开发、使用信息技术有了切身体验,对线上教学具备了一定适应能力,这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融合、内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学校、教师要顺势而为,迭代的不仅仅是工具而是系统,不仅仅是方式而是教育思想,要变应激状态为应然状态,借助改变教育形态而改变教育生态。
减负提质视角:立足“双减”主战场在课堂,培优补差主战场同样在课堂。要从文化氛围创设、课堂模式建构、学习内容统整等维度来深化、深耕课堂教学改革。可实施策略有:集智备课,教材统整,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入信息化学习与思维工具,活动评价镶嵌于活动任务中,重视元认知、教学目标完整达成和学习价值深度实现,等等。
学习方式转型视角:从教学改革走向学程改造。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关注学的核心是进行学程改造。学程改造的前提是从脑科学视角解释学习、认知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软肋,提倡多元学习方式,研究学困生成因及学习内驱力激发,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提倡多元学习方式。从感觉式学习走向规划式学习,从个体学习走向团队群体学习,从单环学习走向双环学习。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思考的本质是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形成个人理解、建立联系。“多思考几层”“多思考几步”是训练深度思考的有效抓手。
课后服务视角:用课程思维开发实施自习课程和社团课程。把做作业时段开发成自主学习课程。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说,“假如教学更多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那么作业更多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诊断评估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技能的评价过程,可以把课后服务中做作业时段开发成自主学习课程”。将自习课提升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目的是最大限度增加学生学习自由度,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
把社团活动上升到社团课程高度来开发。社团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课程,可从兴趣小组提升到学分制选修课程。社团课程可引进社会资源,同一社团课程尽量要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学生在社团课程中的表现也要建立可视化评价体系。
“双减”目的视角:聚焦作业设计、作业评价,让作业控量提质初见成效。作业设计纳入教学管理,实行层层备案审核制。课堂练习要求教案上注明与学习目标是如何匹配、照应的;课外练习、作业要注明教师选择或设计从哪些题筛选或改编的,基础类、能力类、拓展类所占比例;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上届学生单元学习易错、易混试题统计分析,教导处提前预警,备课组思考、探讨破解策略。“教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变传统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
提倡作业设计评价全面创新。自留作业、自选作业、同层互留作业、套餐分层作业、翻转作业应成为作业新常态;正确率、创新性、书写质量的多维评价,自评、互评多元评价,鼓励性、期待性、商榷性评语,过程、问题、方法指导的创新性批改,皆应成为作业批改新视域。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陈中实验学校教科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05日第15版
作者:王红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