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掉以轻心
美联储对近期的欧美银行业危机发出警告!
最新公布的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鉴于对近期美国银行业发展潜在经济影响的评估,会议预测今年晚些时候美国经济将开始出现“温和衰退”。
美联储为何不得不拉响警报?相关风险会波及中国吗?
美国经济“受伤”有多重?
“尽管我们相信对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担忧被夸大了,但美国银行接连倒闭和欧洲国家支持收购瑞士信贷所导致的经济动荡将很快浮出水面”,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师卢伯乐(Luca Paolini)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预计全球GDP增长将在今年余下时间放缓,并低于其长期潜力。
在他看来,银行业危机将在中期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今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长率可能从去年的2.7%放缓至1%。
具体到美国,卢伯乐称,近期金融动荡或促使中小型银行(贷款规模占美国银行业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收紧放贷标准,这反过来又会对消费和商业投资造成压力。然而,美国经济仍有可能避免衰退。美国家庭仍有1.5万亿美元超额储蓄,且美联储已提供援助以避免更多银行倒闭。现在的问题是,在地区性银行持续动荡情况下,消费者和企业情绪能展现出多大韧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此次美国金融业危机并非2008年一般的系统性危机。它对经济及市场造成的影响,更像历次美联储加息和美国经济衰退周期里的2000至2001年,当时美国科技股泡沫出现破灭。
但邢自强也表示,硅谷银行等个别小银行不能掉以轻心,将此次事件视作“茶壶里的风暴”。相关风险对银行业信心传导和信贷紧缩作用仍不可小觑。
一方面,美国银行融资成本提高,源于储户信心下滑、存款搬家外逃,导致银行业存款成本提高后被迫收紧信贷,信贷条件紧缩冲击在今年下半年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开始浮现。
另一方面,本轮美联储加息到后半期,美国一些相对脆弱的环节,如商业地产等,违约率可能显著上升。
“美国经济这次不会全身而退”,邢自强判断,美国经济会出现下滑甚至衰退,但此次衰退更多是技术性的。
中国能否从容应对?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称,无论硅谷银行还是瑞信,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不大。
一方面,中国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与欧美处于非同步状态,货币政策过去几年并未大起大落,一直较为稳健;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持有欧美债券比例也非常低,所以直接影响非常小。
邢自强亦指出,今年海外金融振荡反衬出中国金融的稳健性,尤其过去五年围绕加强金融监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强成效,本次全球银行业震荡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传导相当有限。
具体原因有三:一是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占比只有2%;二是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当可观,平均达到15%以上,高于10.5%的最低要求;三是银行业短期融资成本上行压力比较可控,存款利率监管比较严格,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相对宽松。
此外,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劳动力供给恢复速度较快,甚至高于需求恢复,所以不存在像美国、英国因劳动力供需不匹配而产生的巨大通胀压力。
汇率影响方面,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此次欧美银行业动荡过程中,美元避险角色并不突出,没有出现金融动荡,美元升值的情况。所以,硅谷银行事件对人民币汇率没有太大影响,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6.90左右水平反复震荡。
他还提到,这次美债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避险资产角色,不论两年期还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大幅度下行,其中既有市场逃向安全资产的避险原因,也有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市场紧缩预期缓解。与此同时,十年期等中国国债收益率也稳中趋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轮欧美银行业动荡迄今对中国的溢出影响比较有限。”
但管涛提醒,这波欧美银行业影响还未完全过去,未来有可能演变成“金融+实体经济”的双重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在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这有助于发挥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当然,也要防止汇率过度和异常波动。
“通俗地讲,货币当局日常对于汇率涨跌应该善意地忽视”,管涛认为,只有当汇率涨跌影响到国内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时,才应该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