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霄 徐帆 编辑 | 付晓玲
来源:表外表里
某种意义上,李彦宏和扎克伯格跨进了“同一条河”。
2017年,扎克伯格将Facebook的使命,从过去“让世界更加开放和互联”,改成了“让世界更加紧密”。
对此,李彦宏说道,“Facebook的新使命,说起来有点像百度贴吧,找到人和人之间相同的兴趣,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这还没完,2018年Facebook泄密事件震惊世界,扎克伯格成为“全球公敌”。舆论漩涡中,李彦宏针对用户隐私大胆开麦称,“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让自己成了另一个靶子。
通常,一个人是很难读懂另一个人的,除非他们本身很像,或者他们做的事情很像。
李彦宏和扎克伯格像不像,很难定义,但Facebook在商业模式和市场认知上,确实越来越有大号版美国百度的迹象。
百度重押AI,引领了4G新风口;Facebook all in 元宇宙,跨越式追逐5G风口,为此“投入不计血本”。
如下图,百度和Facebook(另称“Meta”)的资本支出,和同行相比都处在高位。
但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风景,2015年之后,百度的PE时常徘徊在15倍左右。而今年2月开始,Facebook的PE也急剧下滑到15倍左右。
这在动辄30倍PE估值的互联网行业,比较反常不说,新技术周期里,掌握先发优势反而不如观望的,似乎也有点没道理。那么,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有确切落地信号前,追风收获的是一地鸡毛
“移动是当前的平台,但是现在我们同样已经为明天的热门平台做好了准备。”2014年收购虚拟现实头盔制造商Oculus时,扎克伯格这样展望元宇宙道。
无独有偶,2013年,李彦宏在百度硅谷研发中心落成后,对AI也有类似的表述:
根据摩尔定律,继续做十年、二十年的话,百度大脑很有可能比人脑还聪明,那时候质变就会发生。
也就是说,这两个风口仅仅是概念阶段时,两家就一头扎了进去。而之所以这么迫切,和他们的前车之鉴有关。
扎克伯格一直遗憾认为,移动化时代,Facebook没有真正涉及到设计操作系统和手机的领域,从而没能创造性革新用户体验。
李彦宏更是直言,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百度却显得有点措手不及。
要知道,《腾讯逃不过的周期劫》一文曾论述过,每一轮新技术周期的出现,都是超额收益产生的机会。
腾讯就是在每一轮周期里跟上了产业变迁的点,才屡获超额收益。
与之相比,移动化转型迟钝的百度和Facebook,自然吃到的红利有限。如下图,这个阶段两家的股价走势都是“垫底”的。
基于此,新一轮破坏性创新机会面前,它们显得比任何人都迫切。
百度来说,统计显示,其从2013年布局AI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每年的研发费用率都在15%以上。
这中间,由于风口迟迟未敞开,有9万家AI企业死在了2019年之前,包括巨头都在谨慎收缩。比如,在AI技术上长期领先的IBM,近几年接连放弃了AI人脸识别以及AI医疗业务。
但百度坚持死磕,最新数据,2022Q2百度的研发费用率突破了20%。
Facebook也是一样,两年时间已经在元宇宙项目上花费超过150亿美元,而这严重拖累了业绩。
2022Q3数据显示,Facebook再次营收利润双下滑,其中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运营亏损达36.7亿美元,且预计明年还会继续巨额亏损。
这显然不能阻挡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梦,其2022年初承诺:未来十年内,每年将向元宇宙投入100亿美元。
但这种“拼命三郎”精神,在有确切落地信号之前,并不被市场喜欢。
以百度来说,早期主流投资观点认为:其与AI深绑后,估值就成了玄学,原因是不知道锚定什么。
2017年Apollo诞生,百度将其定位“无人驾驶界的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才引起市场关注。
此时市场的逻辑是:手机迭代时期做系统的苹果和谷歌,吃到了最大红利,汽车迭代或也是这样,百度AI故事有看头。
但结果发现,自动驾驶在相当长的周期内,或许都很难落地。
可以看到,直到2020年交通部才放出口风,允许在部分城市试点。而到目前为止,只有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且仅对L3(人机共存)的权责认定进行了规范。
更严峻的是,目前来看汽车行业无论车路协同还是单车智能,都在用“软件”来定义汽车。基于此,车企更愿意自研自动驾驶系统,而不是把这一块外包给第三方。
如下图,但凡有点实力的车企都在做智能驾驶。
如此一来,长期而言,百度并没有牢靠的分发渠道。而这意味着其2013年开始打造的技术先发优势,被逐渐消解。
这样处处受限的故事,市场的反映自然很现实。
以谷歌的waymo来说,摩根士丹利表示,考虑到行业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不愿为烧钱的企业买单,将其估值下调到200亿美元。
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受限,百度又试图讲造车故事。
今年二季度,百度发布了无方向盘自动驾驶汽车Apollo RT6,售价25万,并计划明年量产投入使用。
但市场的反应似乎很冷漠,当天百度的股价只是象征性地涨了一下。
究其原因在于,“重模式”对百度的能力考验过大,毕竟从互联网轻模式骤然加重,背后是运营逻辑、商业模式等基本思维的转变。
镜头切换到Facebook,其当前的元宇宙故事,正在重走百度走过的“路径”——市场对估值锚定摇摆不定。
目前来看,Facebook的元宇宙布局主要有三条线:搭建基础设施;推出AR眼镜、VR头显等硬件设备;上线社交软件平台Horizon Venues等。
但对于怎么给这些业务估值,市场分歧很大。
对于硬件设备,一部分观点认为,基于手机行业规律,有自主操作系统是突破口。但也有观点觉得,提高硬件的用户体验,是当下的主要矛盾。
从具体执行看,Facebook的重心在后者——其去年底放弃了自研操作系统,转而聚焦硬件设备改良——头显设备小型轻薄化,视网膜分辨率和一体机定位,一定程度改善了行业痛点。
与之相反,苹果更关注自主底层操作系统的研发。有传闻称,苹果第一款搭载该系统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最快可能在今年上市。
不少机构认为,一旦拥有自主系统+应用商店+硬件的苹果入局,Facebook在元宇宙的先发优势,很可能面临冲击。
而社交软件方面,扎克伯格亲自下场、卖力推销Horizon Worlds,且该平台入驻国家(北美、冰岛、爱尔兰、英国)不断扩张。
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10月Facebook将Horizon Worlds年底的月活用户数目标,从50万下调至28万,相比今年6月的数据还下降了两万。
由此来看,扎克伯格将数十亿Facebook系用户转移至元宇宙平台的愿景,要真正落地,或许需要很长时间。这也意味着市场很难以此估值。
但即便如此,无论百度还是Facebook,对自己的新风口故事都深信不疑。
百度2022Q2电话会议提到:随着AI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的先发优势会凸显出来。
扎克伯格在舆论沸沸扬扬时说道:“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将会成为未来5年到10年的领先产品和服务。”
一般来说,很少有企业敢如此不计后果的烧钱,毕竟资金断裂的风险太大。
比如,曾经的长视频行业,近两年的社区团购,都“烧没”了一大批,甚至巨头阿里、京东、美团等都在社区团购上大力收缩。
而Facebook和百度,敢这样大讲“薛定谔的增长”,核心在于有基本盘支撑。
Facebook来说,全球范围内基本上谈社交都绕不开它。基于此,其2022Q1用户数达到29.4亿,接近全球人口的40%。
百度则是由于政策原因,在国内搜索领域市占率一度突破70%。
这传导到业绩上,以2021年为例,Facebook全球收入1170亿美元;百度实现营收1200亿人民币左右。
如此来看,cover新业务的研发投入是没问题的:两家(预期)研发投入只占比收入的十分之一。
不过,两家要做的投入都是持久战,这对“钞能力”的持续性可谓“地狱级”挑战。
核心业务“老本”,撑得起市梦率故事吗?
2019年7月,在爱达荷州太阳谷的科技和媒体大亨会议上,因剑桥分析公司数据隐私丑闻焦虑不堪的扎克伯格,向苹果CEO库克讨教“该如何处理这场争议带来的后果”。
库克尖锐地表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Facebook应该删除已经收集到的核心应用程序以外的用户信息。
这个提议,让扎克伯格震惊不已。要知道,Facebook正是依靠其用户数据信息投放在线广告并赚钱:
21世纪第一个10年末开始,Facebook就在利用其数百万的每日访问者,来竞争谷歌的广告收入——通过精准度更高的定向广告模式,信息流广告大行其道,吸引了众多广告商转投。
如下图,2016-2021年,Facebook的广告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而谷歌则相反,持续下滑。
具体到数据上,2021年Facebook年收入1170亿美元,其中90%都是广告收入贡献。
如此看来,停止收集信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结果自然是,扎克伯格无视了库克的建议。
然而事情,还是在朝着库克建议的方向演进。
可以看到,自从隐私泄漏事件被曝光后,政策层面持续出台针对Facebook隐私侵权、数据泄露的监管限制。
甚至这几年,Facebook多次面临有关操纵选举、数据泄露和宣扬暴力的指控。导致扎克伯格经常要么是在出席听证会,要么就是在缴纳以亿为单位计量的巨额罚款,口碑跌到冰点。
2020年,苹果IOS隐私新规的上线,更是“雪上加霜”。这项规定下,iphone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让Facebook等应用程序通过其他应用程序跟踪自己。
这样一来,收集用户信息受到极大限制,冲击了广告业务。
2021Q4电话会议上,Facebook高管提到:如果所有个性化广告都消失,那么小型企业的网站销售将减少60%,iOS政策变动对2022年总体会有100亿美元级别影响。
百度也同样有政策监管的限制。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医疗行业、金融行业、教育行业等互联网广告监管“狙击”,百度广告业务屡屡波动。
不过,监管是面向行业的,受限的不只FB、百度,还有竞争对手,长期看有利于行业更规范化发展。
而相比这个,这两家以广告为主的平台,更核心的矛盾是:如何应对迭代的短视频模式冲击。
移动化转型落伍后,百度被唱衰“搜索已死”,痛定思痛后,开始“刮骨疗伤”:
优化广告客户结构,重塑口碑;同时投资凯叔讲故事、七猫小说、知乎、果壳等内容模式,并自建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等移动业务,构建内容生态。
此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9年百度的MAU、用户时长,均有一定增长。
但问题在于,其内容生态打造过于依赖外部采买,没有培养起UGC基因。而缺乏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使其又没能抓住短视频机遇。
可以看到,在短视频冲击下,百度系App的用户时长份额,持续下滑。
Facebook面临的压力也不小。2012年上市时,扎克伯格曾自豪地披露,用户在移动端平均有20%的时间花在Facebook上的,相比之下第二名所占的比例只有区区3%。
现在,面对体量还差其一截的Tik Tok,管理层惊慌地表示:“我们当然很担心,他们的增长很快,我们从未达到过这样的速度。”
惶恐的原因或在于,Facebook先后推出Tik Tok克隆产品——Lasso以及内嵌在Ins中的Reels,狙击Tik Tok的冲击。
但结果,Lasso的下载量不到50万,基本宣告失败。
Reels来说,据Facebook 2021Q4电话会议:Reels已成为Ins产品模块中用户时长增长最大来源。
可矛盾在于,2022Q3电话会议又提到:Reels本季度的盈利水平仍为负,约为5亿美元,因为Reels尚未以Feed或Stories的速度实现货币化。
也就是说,Reels的增长,实际上侵蚀了Facebook旗下其他平台的用户注意力。
在广告加载率尚未提升之前,这种侵占会带来广告收入的青黄不接。(详情请参考《B站“变天”》一文)
这样一来,Facebook复制碾压,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惯常路径失效了。
还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以来全球经济不同程度下行,国内外整体广告市场疲软。
总的来看,监管、竞争、宏观经济综合影响下,两家的核心广告业务,一定程度在走向落寞——目前整体收入增速双双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之后要提振可能也弹性有限。
如此业绩成长性表现,短期内还是可以撑得起新业务的研发投入。
但输血业务增长受限,新业务商业化渺茫,长期持续下去,不得不说相当考验市场耐心。
当然,主营业务遇到瓶颈是商业常态,如果能延伸出其他故事,市场还是会买单的。
比如,迪士尼面临电影和乐园业务增速双双下滑时,2020年将内容搬上Disney+,大讲流媒体故事,虽说换汤不换药,但也让市场重拾了信心。
本质上,Facebook和百度也有这样的延伸空间。
Facebook来说,看看对标腾讯就知道了。就具体举措看,2019-2020年,其押注电商、支付等业务。
但碍于社交和电商之间的天然壁垒,Facebook有些出师不利。《华尔街日报》今年5月披露称,至少有5位高级领导人从Facebook电商部门离职。
百度延伸的范围更广——投资91无线、PPS视频、Uber等,也开发了百度地图、百度外卖等。可除了百度地图,其他业务早已扑街。
总而言之,核心广告业务遭到冲击,成长性受限;多元变现“此路不通”,这让两家的“钞能力”持续性蒙上隐忧。
而钞能力支撑的第二增长曲线,长周期里又没办法证实或证伪,一整个限制了市场的想象预期。
小结
十八年前,从哈佛辍学,一头扎进社交网络构建中的扎克伯格,一定想不到他会因为自己一手建立的社交王国,而成为“年度恶人”。
硅谷镀金归来,一心投入国内搜索行业奠基的李彦宏,当时也一定预判不到百度股价会持续低潮。
Facebook和百度的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警戒,商业版图越大,越要守住底线,否则用户背离、帝国落寞,可能只是一夜之间。
几经漩涡后,两家都选择了“跨越式”业务方向。然而百度追风AI,落了个一地鸡毛,这似乎预示着市梦率的故事并不好讲。
正在成为美国版大号百度的Facebook也是同样,在元宇宙有确切落地信号之前,舆论和资本市场的看法很难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