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相关就业岗位
北京市发布30条综合举措全力稳就业
开发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相关就业岗位、直播电商等领域急需紧缺职业将列入人力资源开发目录……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重点行业企业用工服务、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等方面,发布《北京市稳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采取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和服务,全力稳就业。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方案》共30条综合举措,主要包括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技能培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全力做好全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本市将进一步支持企业稳岗扩岗。通过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在稳定现有岗位的基础上扩大招工用工规模。同时,开发疫情防控相关就业岗位,包括防控一线急需的核酸检测、保洁、消杀、转运、配送、秩序维护等临时性岗位。
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规划和建设进展,利用社会化管理服务专员、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便民理发、果蔬零售等社区服务性岗位,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另外,本市还着力引导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网络约车、快递送餐、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符合条件的给予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招用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
企业将获一次性扩岗补助
今年年底前,对招用毕业年度本市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每招用一人给予企业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就业见习补贴。同时,本市还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给予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最长不超过3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本市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确保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帮扶。对北京地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为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本市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加大就业招聘活动频次。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优先承接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低成本加速孵化服务。依托大学生创业板对接创投基金、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帮助高校毕业生扩大创业融资渠道。全市各区对初次租用创业场地的高校毕业生,均可给予场地租金补贴。
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将新增参保创业单位4万户
本市将持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特别是对失业人员等城乡就业困难群体,持续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鼓励用人单位优先招用失业人员和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本市登记失业人员实现灵活就业的,符合条件就可以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于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且符合托底安置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通过公益性就业岗位予以托底安置,还可以享受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岗位补贴。对农村劳动力,将多措并举,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若干措施,实现年内新增5万名就业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保险。
本市还将进一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免收创业担保贷款担保费,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实施创业培训“启航”计划,将高校毕业生和初创期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提升创业培训针对性。通过举办“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挖掘优秀创业项目,搭建资源对接和交流展示平台。同时,鼓励各区集合区域特点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全年实现新增参保创业单位4万户,带动就业岗位20万个。
直播电商等急需紧缺职业
将列入人力资源开发目录
本市着力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将“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即时服务企业、预警企业、后备企业等纳入重点用工保障服务对象清单,发挥就业服务专员、就业服务指导员、重点企业联络员的作用,提供“一企一策”用工指导和保障服务。同时,开展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搭建“共享用工平台”。
本市还将修订发布2022年人力资源开发目录(3.0版),将把直播电商等领域急需紧缺职业列入目录,为各类用人单位、劳动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提供指引。
其他亮点
实施“金蓝领”计划培训技能人才
今年,本市将实施首都技能人才“金蓝领”培育计划,重点围绕高精尖产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经济、“京味儿”文旅民俗,以及超大城市运行保障等行业领域,积极推进项目式、精准化培训服务。
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培训。重点面向本市参保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开展通用素质、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根据产业急需程度、职业类型、培养等级以及实施效果给予企业补贴。
持续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按照培训项目、技能等级和实施效果,给予承担任务的机构培训补贴。对于在本市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的企业职工,以及本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个人技能提升补贴。
“百名调解员联千企”就地化解矛盾
重点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加强与职工的协商沟通,通过轮岗轮休、协商薪酬等方式,应对暂时性经营困难,尽量不裁员少裁员。开展“百名调解员联千企”活动,为受疫情影响存在用工风险隐患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协商调解等服务,就近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本市还将探索数字化监管,更多采取远程监管、非现场监管、大数据共享动态联动监管等方式,减轻企业接受现场检查的负担。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轻微违法行为及时改正的企业不予行政处罚,对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下一步,本市将从实际出发,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用工实际情况,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因地因企因人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同时,增强财政、金融、产业、就业等各项政策的集成效应,凝聚起全社会稳就业保就业合力,助力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大局。(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