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到那场著名的“烽火戏诸侯”。虽然史学家们认为这“荒唐的玩笑”也许并没有真实发生,但就是周幽王时期的政变导致了西周朝代的覆灭。
随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王朝(公元前770年)。
事实上,东周时期对“周王朝”的恢复更多是名义上的,周室的权力开始不断受到挑战和挑衅,直到最后,周王室为秦所灭(公元前256年),再到多年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
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也称作“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究竟是什么样的朝代
在流传很广的“历史朝代歌”中说,“黄帝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一个“乱”字能很好地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特色,而这都是因为周王朝对天下的失控造成的。
所以,春秋战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一面是周室的权力逐渐衰微,“天下共主”名存实亡。另一面是诸侯纷争、混战不休,逐渐形成了几十个半独立的国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这一时期,由于常年的征战,导致民不聊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放在更大的历史中来看,在政治方面,当时的各国君主都表现出了开明的一面,能够积极听取意见以壮大自己。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铜器向铁器过渡,也完成了奴隶主分封制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
在经济上,更频繁的各国来往和沟通,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更由于各民族和地区的不断往来,和所谓周礼的“礼崩乐坏”,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也空前兴盛。
有识之士思考着如何建立新的社会规则和寻找新的“出路”,相继出现了儒家、法家、道家等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甚至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调,是中华文化的起点。
随着各国之中那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不断求贤变法、争雄称霸,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无数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故事,蕴含其中的精神,也是留给后人不可多得的“中华智慧”。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虽然我们经常并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战国”,但“春秋”和“战国”其实是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有着不同的时间点和时代特征。
这一点,早在《史记》中司马迁就已经很明确地提出,并得到了后世史学的认可,即春秋时期为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为何称为春秋
后世通常把周平王迁都作为春秋时期的开始,这时候的周王室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根本没有能力来控制诸侯,而诸侯们也不再分封土地给卿大夫,客观上分封制已经逐步瓦解。
诸侯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春秋时期呈现的是一个诸侯国互相掠夺的局面,社会处于动荡状态,逐渐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相继称霸的现象,史称春秋五霸,他们在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而对这一时期的命名,则是和一部书有关——《春秋》。《春秋》本为鲁国的史官所著,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鲁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其他诸侯国的事件也有所收录。
这本书经过孔子的编撰修订后,成为了儒家的经典作品之一。而《春秋》记载了鲁国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基本上和东周开始后的历史发展时间重合,所以后来的史学界也就把当时的历史时期称为了春秋时期。
对于有人调侃的,为什么是春秋而不是冬夏?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一开始各诸侯国还保留了定期在“春秋”两个季节朝拜的礼制,各国的史官也都会对重大事件进行记录,所以都命名“春秋”,代表和遵循了时间编年方式。
战国为何称为战国
战国时期的命名,同样是因为一部书而得——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这本书记载了那一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大事和当时策士的言论行动。
人们也把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大诸侯国称为“战国七雄”,而最后是秦国最终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史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三家分晋”,具体的事件是这样的——当时的晋国,权力由四家卿大夫所把持,而在晋阳之战中,智氏宗族韩赵魏三家所灭,随后三家把晋国的土地进行了瓜分,晋国灭亡。
而三家上报周王室,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国家。至此,也正式进入战国时期,而周王室也更加走向了苟存时期。
如果说,春秋时期是诸侯间孰强孰弱的争霸战争,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乱就已经进入了你死我活的兼并阶段,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战争更加残酷。
如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坑杀40万赵军降兵,真的是惨绝人寰。但也正是这样的战乱,让人们更加地渴望统一,结束“邦无定交,国无定土”的混乱,为进入封建时代做好了准备。
春秋战国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时期,王夫之认为这一时期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事实上,尽管当时的人民为战争所苦,但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和思想文化,这一时期都客观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和繁荣,对促进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和民族融合有着重大意义,也让后来秦的统一,成为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