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一个难得悠闲的周五晚上,你躺在柔软的沙发里,决定看一部电影放松一下。翻翻积攒已久的影单,里面都是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口碑电影,都是你以前精心挑选要么拍摄艺术价值高,要么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你一直想好好观看的电影 。你会选择哪一部呢?
一种大概率的可能是,你翻了几下网页,最终还是决定看一部不用动脑的爆米花电影 ,并且安慰自己:累了一个星期了,就想不动脑子休息一下。至于那些深刻的电影 ,等以后再专门找时间来看吧。
类似这样的心理实验,美国的行为科学教授丹尼尔.里德、乔治.勒文施泰因和卡利亚纳曼曾经在学校真实开展过。
3位教授将参与实验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个人选择三部不同的电影观看。第一组学生每天选择一部电影 ,当天观看,这些学生类似于工作了一天回来挑选电影 的人;第二组学生在参与实验的第一天,一次性选择3部电影,即把后两天的电影也提前选好。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第一天两组学生要选择的都是当天看的电影,大部分人选择了看"无脑"爆米花电影,消磨时光。而接下来的两天,第二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品位较高的电影 ,而第一组学生中大部分人仍然选择的是爆米花电影 。
这个心理实验告诉我们,人性天生是具有惰性的。大脑这个器官,但凡能省点力气,决不想多消耗能量进行思考。
但是我们大脑中更加理智的意志力又告诉我们,应该自律、应该上进,应该做一些正确的事。所以,面对未来的思考时,我们会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而面对当下,我们则倾向于先放纵一下,因为放纵在当下的回报更大
行为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现时偏向"----比起明天的巨大收获,我们更喜欢今天的奖励。
在《小逻辑》这本书中,将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当下自我",喜欢甜食饮料和爆米花电影; 还有一个"未来自我",更自律,更进取,更喜欢健康饮食高雅爱好。
还记得斯坦福幼儿园里给小朋友吃糖的那个延迟满足的实验吗?尽管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如果现在忍住不吃糖,等研究人员回来就能吃到更多的糖,但大部分小朋友仍然忍不住马上把糖吃掉了。这就是人的本性,先满足当下的欲望,以后的事情留给以后再说。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无数次决定要早睡早起,但到了晚上抱着手机就是舍不得闭上眼睛睡觉。因为当下的熬夜,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可以立刻收获阅读的快感,而早睡能够收获的健康则留到以后再说。
为什么我们无数次决定低糖饮食,但是到了餐厅在美味诱人的甜点和看起来寡淡无味的蔬菜沙拉面前,还是忍不住选择前者。因为当下选择甜点,就可以立马享受美味,而健康饮食带来的好处,则要若干时间以后才能看到。两者相比,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屈服于"当下自我"了。
那么,了解了我们难以抵挡诱惑的原因后,要如何对症下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工作生活更加自律呢?
行为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方法:让"当下自我"去思考"未来自我",并且预先对未来做出决定。
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承诺机制。也就是让你的"当下自我"做出一个承诺,知道你的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这个承诺就可以对你的行为做出有效约束。
值得强调的是,要想达到效果,承诺一定要写下来,而不能仅仅在心里想一想。
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做出承诺。
高考前,我们在申请报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时,会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承诺诚信考试不作弊等。
在学校作毕业论文,最后会签署承诺,证明论文完全由作者独立完成。
参加单位的竞聘时,我们也会签署承诺书,承诺提供的材料、学历证明真实有效。
进入有些国家境内时,要填写表格,承诺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那么,写下这些承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压力的过程,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胸怀期待。
话说回来,签了这些承诺书,就能完全杜绝高考作弊、论文抄袭、学历作假、杜绝犯罪吗?任何事情都没有100%的绝对性,但是,这种写下承诺的方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你的"当下自我"放纵的可能。因为写下承诺的过程,就是你的"当下自我"在思考"未来自我"的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所罗门.阿什设计了一场经典的实验。向受试者展示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画着一条线,另一张卡片上画着三条线。问题是,要说出这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与另一张卡片上的一线条长度相等。
这项心理实验,关键不是考验你的眼力,而是考验在群体中你坚持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这么显而易见的题目,只有不到1%的概率出错。
但是实验中,一个参与者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同时还安排了一群故意答错的演员。结果,个体参与者被误导做出错误判断的概率竟飙升到了37%。这说明,处在社会群体中,我们很可能屈服于群体压力。
之后,所罗门.阿什又设计了一次同样的实验。这一次受试者不仅在自己脑子里做出判断,而且还将答案写下来。实验结果显示,个体参与者在没有写下答案时,依然在群体压力下选择从众,而写下答案后,错误判断的数量减少了75%。
这个心理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类行为的科学道 理:如果写下并强化你的承诺,你就更容易坚持执行自己的计划和判断,因为这是你对自己未来的承诺,在心理上更加具有约束力。
《小逻辑》中提到,写下承诺有助于提高承诺的分量,那么把承诺公之于众,能让它分量翻倍。也就是说,别把承诺藏起来。
其实我们平时也经常使用"公开承诺"这种方法。比如,婚礼上,司仪会问的经典问题: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离不弃终身不离开直到永远吗?一声"我愿意",就代表了新郎新娘的公开承诺。
还有在单位里,我们年初要上交的年度目标、工作计划,也是对自己一年工作成果的承诺。
很多社会名人,也多喜欢采用"公开承诺"的方法,给自己增加内驱动力。
比如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从一个毫无火箭制造经验的人,在研制火箭三射三败的情况下,依然向全社会发出"要在火星上退休"的豪言壮语,如今他的spaceX火箭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火箭的海上回收,这样的进步速度令世人震惊,不禁相信他的承诺也许有一天真的能够实现。
我们之所以难以抵御眼前的诱惑,是因为我们的"当下自我"与"未来自我"似乎有着不同的偏好,"当下自我""更重视眼前回报。
而承诺机制则逼着"当下自我"对""未来自我"作出更理性的思考,""未来自我""也会受到"当下自我"的约束。
我们写下承诺、公开承诺,就面临着必须坚守诺言的压力,不仅感受自身的压力,还能感受外界人际间的压力。双重压力共同促使我们践行承诺,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