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转基因技术安不安全?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甚至被有关转基因的谣言蛊惑。光明网基因科普团队针对相关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权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转基因你问我答》,为公众答疑解惑。
作者:李葱葱 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社会文明发展和现代科技创新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领域里亦是如此:从出现生命到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再到对其实施改造,科学家们在这一路上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并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方法,转基因技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转基因也让公众产生了很多新的疑问?例如: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癌症和不育吗?人类从转基因技术中获得的收益有哪些?
转基因大豆已成为重要油料来源
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癌症和不育吗?
首先,无论是转基因食品和咱们日常食用的食品,都是含有基因的。不管是转入的基因还是食品中本身存在的基因,吃进人体内都会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而改变我们的基因,更不会转移到人体的生殖细胞中。例如吃了马铃薯,人体的基因不会有任何改变,人体也不会表现出马铃薯的任何性状。因此无论我们吃的是转基因食品,还是传统食品,我们的基因都不会被改变的。
普通棉桃(左)和转基因抗虫棉桃(右)
以现在主要应用的抗虫基因——BT基因为例,BT基因产生的蛋白只有在昆虫的肠道内被激活才具有毒性,使昆虫不能进食而死亡。但它对人和哺乳动物是十分安全的。下面是列举几个在国际上和国内有代表性的“转基因谣言”:
1998年,英国Rowett研究所Pusztai博士用转基因马铃薯喂大鼠后,在英国电视台发表讲话,声称大鼠转基因马铃薯食用后“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事引起国际轰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组织称其为“杀手”马铃薯,策划了破坏试验地、焚烧转基因作物、阻止转基因产品进出口、游行示威等活动。英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委托皇家学会组织了同行评审,评审结果指出Pusztai的实验结论不成立,存在六方面的错误,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的几种不同食物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少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不合理,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这就直接推翻了转基因食品致癌的谎言。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MON863”的老鼠,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应欧盟要求,孟山都公司公布了完整的1139页的实验报告。欧盟对安全评价的材料及补充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将该玉米投放市场不会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010年2月2日,乌有之乡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据核实,广西从来没有商业化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该文章有意篡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某博士关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并不存在的食用转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上述耸人听闻的“结论”,混淆视听。
截至2020年,转基因技术已经应用了30余年,转基因作物全球商业化种植也已有20余年来,在科学的评价和严格的监管下,未发生过一例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安全性事故,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人类从转基因技术中获得的收益有哪些?
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环保、能源等领域,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解决粮食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转基因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领域,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重组疫苗、抑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帮助人们对抗疾病。
转基因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在农业领域,包括农业转基因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培育,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发展速度最快,培育了一批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品质改善、肥料高效利用、抗旱、抗盐碱等性状的转基因植物,例如抗虫棉、抗病番木瓜、耐除草剂大豆、抗虫玉米等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应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转基因技术在工业、能源和环保领域也有巨大发展潜力。如食品工业酶制剂和添加剂、生物燃料、化工染料、污染清除等都已经成为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方向。
实践表明,通过政府部门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保证转基因产业良性发展。转基因植物全球商业化生产种植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评价科学、控制合理、监管得当的前提下,转基因生物是可以为人类造福的。
参考文献:
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