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车从车机领域逐步颠覆传统,传统车机也日渐从新车中渐渐淡出。目前自带车机也慢慢进入深度定制的 Android 时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和更多诸如高德地图、喜马拉雅、QQ 音乐等适配了车机分辨率和使用习惯的软件有更好的结合。
但并不是每一个车厂的软件工程师都能有充足的精力来消化来自各行业用户的需求,加之各系统中建立起来的封闭体制,这类车机和传统车机对比,除了可以联网享受不再是离线数据资源的地图导航资源,也没有太多更大的进步了。而新能源车型的车机,则开始转移至基于 linux 并深度打造自己配套的 OS, 体验上会大幅超越传统车机的限制和非人性化设计。
同时各家互联网大厂开始通过手机进行有线或是无线的方式进行投屏,以此来替换原有相关显示,实现「车」和「机」的融合互联。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就个人体验对多款类型的车机方案进行对比,供对车机体验有要求的朋友参考。
执笔此篇文章之时,我也恰巧购入了一辆 Tesla Model 3,正好一起来聊聊车机方面的内容。说实话,在这里引入 Tesla 车机,并不是十分恰当。因为 Tesla Model 3 连仪表盘都没有,这块 15 寸的大屏幕基本上就是整个车的中枢神经,用户需要在上面完成除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外的所有交互。
从提车后你对于车内细节的每一处设置,以及日常上车后的相关细节调优,这个大个儿 iPad 就像是你的万能管家,会完成你对于驾驶想法的每一个实现。
Tesla 的车机不允许你自行安装任何 App,也不会像 CarPlay 一样提供你可以选择的第三方 App,导航、音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服务。但 Tesla 带给车主的更多是车机交互和日常使用中的顺滑与体贴。特斯拉中国对于车机本地化也不仅仅是像一般车厂选配一个标准的车机 App,而是与各厂牌深度打造了符合其风格调性的一体化服务,除了 UI 和交互保持高度一体性,在开启和切换也没有任何的等待,算是一个值得赞扬的地方:
另外需要再说说 Tesla 这套这机的交互,最著名的应该就是这个指哪吹哪儿的空调设置了。除了没有按键带来对空调风向调节带来的风险外,停车后进行调节还是感觉十分方便和酷炫,毕竟这种画面和手指交互的感觉应该能让空调吹风带来更直观的感觉。
在这套标配的辅助安全系统中,车周围无死角的雷达传感器感应加上使用厘米数标注、音效传递的表现形式让我感觉这就应该是最棒最体贴的辅助行车方案了。
Apple 在 2013 年的 WWDC 中首次公布了他们对于车载系统的想法,CarPlay 的前身 IOS in the Car 就这样问世了。与其说它是车载系统,不如说它是 iOS 设备对于车机中的镜像。Apple 让用户通过汽车制造商的原生车载系统来使用、操控 iOS 设备并发挥其功能。
图片来自 Apple 官网
你只需要使用 iphone 连接车载蓝牙,并打开 CarPlay 功能,即可在车机中看到 CarPlay 页面。目前最新版本的 CarPlay 的主视图主要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 iOS 12 推出后,CarPlay 允许第三方 App 以其规定的协议进行适配。这也让众音频类和地图类 App 看到了机会,你可以在 iOS 上选择用除了系统自带的地图 App 进行导航,也可以用除了 Apple Music 和播客 App 进行音频播放。且由于 Apple 对于 CarPlay 规范制定严格,你甚至无需学习其他三方 App 的交互,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操作体验。
Apple 对于 CarPlay 的视线也是十分细腻的,对于车载系统而言最重要的导航是会悬浮在任何主界面之上的。
作为 CarPlay 的深度用户而言,日常我习惯使用 Apple 的自带地图 App 进行导航,因为我佩戴 Apple Watch,在路口处如果需要拐弯,手表会配合震动来提示我。并且如果有使用日历的习惯,上车后自动连接车载蓝牙切换到 CarPlay 后,手机上会直接提示你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我只需要点击即可开始导航。
当然,第三方地图 App 也有许多优点,例如在导航中的路线切换就给出了更优的方案,一般我会在导航长途的长途的时候选择高德地图。
音乐和播客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选择自己常用的 App 和服务即可。
google 研发的 Android Auto 是目前 Andriod 上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有些东西需要说在前面,Android Auto 的诸多功能都是基于网络条件的,如果需要进行完整的体验,科学高效的上网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图片来自 Google 官网
和 CarPlay 不一样的是,Google 没有采用更大的尺寸去设计显示的元素,所以 Android Auto 的优势也在于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更多的信息和内容。Android Auto 支持的 App 比较有限,基本分为通讯、音乐、广播三大类型,涉及的 App 就可想而知了。
Android Auto 在 Google Assistant 的优化上处理的非常到位,通过「Hey , Google」就可以完成涉及 App 的所有操作。包括你收到的讯息,Google Assistant 可以通过朗读让驾驶者获取详细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和 Google Assistant 交流来进行消息回复或是电话回拨,从根本上让驾驶者避免手动操作的风险,让驾驶更加安全。
在安全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 Android Auto 模式后,手机也会自动进入行驶模式,禁止用户再切换其他窗口,除非退出驾驶模式。Google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提示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不要去使用手机,避免出现危险。
Google Map 会根据用户设定的家庭和公司的信息,与工作日进行匹配,在出行时自动给你提示。但不足的是,Google Map 虽然在国内可以使用,但是因为偏移的原因可能出现部分点位不准确的情况。并由于 Android Auto 支持 App 的限制,目前暂无第三方地图 App 支持替换,所以在国内的使用体验并不完美。
HiCar 作为新进军车机市场的一员,通过和 HUAWEI 手机的联动,让驾车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完成第一次车机配对后,每次坐在驾驶座启动发动机时 HiCar 就会随之启动,随后根据我们在手机上给出的出行信息,学习出行习惯和常用路线,并在每次出发时提示相应的通勤信息。一切出行信息的重心从坐进驾驶座的那一刻起便从手机转移到了车机,体验非常自然。
图片来自 HUAWEI 演讲
至于 HiCar 本身的交互,首屏除了功能按钮以外占比最大的就是基于场景的智慧卡片,这应该也是 HiCar 的核心体验所在了。智慧卡片除了根据时间和地点来预测目的地以外,还会将日程行程、音乐、通话等信息按照卡片序列呈现出来,在有限的像素内呈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HiCar 的深度定制不仅在页面上,包括内置的高德地图也进行了二次打磨,是本文章提及的所有能使用高德地图的解决方案里,看得和用得最舒服的。与此同时,准确度极高的语音交互也将 HiCar 的体验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开车时一句「小艺小艺」就能启动语音助手,然后便可以用语音指令完成车机上的绝大部分操作,行车时无需分心点击屏幕。
最后,HiCar 也在极大程度上给了车机更大的拓展性。除了针对驾驶时的相关导航类设计,HiCar 也支持进行游戏、观看流媒体、浏览新闻,也让车机的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HUAWEI 目前也在进行车载智慧屏推进研发,或许 HiCar 在以后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CarLife 是由 Baidu 出品的手机车机互联解决方案,虽然推荐指数较低,但是这是目前门槛较低,而且同时支持 iOS 和 Android 双平台的,并适配 Linux、QNX、Android 多种类型的车机。
图片来自 Baidu 官网
CarLife + 和大多数车机投片方案一样采用了侧边按钮的方式,根据功能分为「导航」、「电话」、「音乐」三个部分。由于 CarLife + 是基于 Baidu 生态进行开发的,所以大多数功能核心是围绕百度地图的产品进行展开的,给用户自定义的空间非常小,只有部分 第三方音乐 App 可以调用。
相较于传统车机来说,CarLife + 的功能绝大多数前者也可以满足。而 CarLife + 的优势则在它的设计和交互方面,处理得比传统车机要优秀很多。值得一提的是,Baidu 将小程序的概念引入了车机领域中,目前 CarLife + 中已上线了部分审核通过的小程序应用,通过这些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停车时玩小游戏、看媒体信息、看电影等等。
不足的是,CarLife 中也内置运营位区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广告,它会在其中推荐一些车载的产品和应用信息。就操作流畅程度来说,CarLife + 的优化是显然和前四厂家有一定差距的,可能会在车机上出现分辨率未自动适配,操作死机等现象,整体的运行还有待优化。
但 CarLife + 并非独立进入市场,它同时也给各大车企或是互联网公司提供车机互联定制方案,或许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更优秀、更完美的运行效果。
车机作为汽车内部比较重要的一个元素,旨在于给驾驶者提供更方便、更沉浸、更安全的驾驶体验。除此之外,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和车企的不断竞争,车机的开发也出现了更多的可能,甚至可以观影、游戏、阅读等等。
对于用户来说这种竞争也能带来非常不错的最终体验,新能源车机的定制再次重燃原生车机的创新之火,第三方投屏车机整合方案也让用户的选择不再拘泥。门槛不断降低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更丰富的选择,将自己的数字生活通过手机完全互联起来,变得更加完整一体。
未来车机的选择或许会更加丰富,可装的第三方中控屏幕、智能声控的音响,这些或许都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东西。文章看到这里,车机的选择也要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具体去看待,车辆、手机、配置等等,综合考量下来最方便你驾驶的便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