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工作单位的人,要想个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根本的保障,最离不开的就是养老金。换句话来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养老金越多的人晚年生活质量就越好。我国的养老保险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有工作单位之人,由个人和单位一起缴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第二种就是待遇比较高、个人缴费比例相对低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第二种是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工作单位之人缴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的比例虽然低但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更好一些。
以往不管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们缴费的热情都比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前因后果包含在以下3点当中,来一起看看你都知道吗:
就像开头提到的,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言,参与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各方面的负担都要更重更大一些。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显现在精神方面,单从这一方面看,与其缴纳这么长时间的养老保险,还不如自己存款养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是愈来愈快,同时国家也全面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
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比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差,体现在多个方面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当前很多城市都施行了延迟退休方案,灵活就业人员被延迟退休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活就业人员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投入会更多一些,很显然这样的话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养老保险才能够回本。
试想一下就算只缴纳最低15年的养老保险,考虑到通货膨胀速度愈来愈快的现实因素,退休后前几年的养老金也等于是在回本。如果灵活就业人员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时间还要被延迟,那么自己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投入会更多一些。事实上灵活就业人员本身的收入情况就不容乐观,如果再给他们更多的经济压力,必然会逐渐浇灭人们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这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