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静)
在《山地车外胎知识科普》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为大家讲解了有关胎宽、胎齿、胎压、真空胎等知识。不过,这些对于大多数混迹车圈许久的资深玩家来说,似乎没什么吸引力。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鲜为人知”的轮胎填充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山地车上的各个部件也都有着不少的改进提升,唯独外胎 “几十年如一日”。虽然,各个厂商们都在潜心研究胎齿、材料等等,但即使这样,这些外胎仍然并没有什么大的变革。
传统的结构;“传统”的在高强度定位产品上使用更多的材料;抓地力、滚阻等特性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有着不小的进步,但在外胎的可靠性上,你们懂的……
面对越来越高难度的赛道,这样的外胎可靠性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尤其是“蛇咬”这类故障频发。外胎本身已经很难提高,但车手却又切实需要能满足使用需求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轮胎填充物应运而生。
轮胎填充物就是在轮胎内安装特制的高密度聚合物,代替部分空气。听上去很高大上,对不对?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在轮胎内安装“泡沫”。
轮胎填充物的出现,主要实现两项作用:一是防止爆胎(或者说在爆胎后维持轮胎造型,提供足够支撑性,保证可以继续行驶);二是保护车圈,避免磕碰,尤其是昂贵的碳纤维车圈(虽然它们非常结实)。
轮胎填充物最早出现时,很多人对此并不感冒,毕竟在轮胎里塞泡沫,这看上去就傻乎乎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产品在职业赛场上帮助到了车手们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对这类产品展开研发。
速降赛场上的传奇车手Aaron Gwin就是最早使用这类产品的车手之一,同时其一直在协助开发 Flat Tire Defender轮胎填充物。
轮胎填充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最为普遍,也是产品最多的真空胎轮胎填充物;
配合内胎使用的轮胎填充物;
最为冷门的,完全代替空气的“泡沫内胎”。
职业车手们使用的几乎都是第一类产品。
真空胎轮胎填充物是最早面世的,也是发展最好的产品。代表产品有: Huck Norris、Vittoria Air-Liner、Cush Core、 Flat Tire Defender等等。
这类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的设计都是贴近轮圈的造型,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持轮胎本身的“缓震能力”,同时提高轮胎可靠性、保护车圈以及在爆胎时维持行驶。
配合内胎使用的轮胎填充物,方便了各类用户,但品类较少。目前主要就是Tannus ARMOUR 。
“泡沫内胎”,完全不需要充气就可以使用,代表产品:AirFōm。
▲一轮份只要84克的超轻产品Huck Norris
使用这类产品,车手们的第一反应除了好不好用外,肯定是安装了“这玩意”之后会增加多少重量?就目前的产品来看,重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部分产品每轮增加的重量在百克以下,当然这类产品价格也不便宜就是。多数产品增加都在两百克上下。
那么,轮胎填充物对于职业车手们来说怎么样,对于我们来说有没有必要呢。
首先,轮胎填充物这类产品已经在EWS以及DH世界杯的职业赛场上非常普及。绝大多数的车手都会使用轮胎填充物,降低爆胎的可能性以及保证在爆胎后可以尽可能完成比赛。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车手都会前后使用轮胎填充物,部分车手会只单单在后轮使用(EWS的赛场上这点比较常见)。
当然,轮胎填充物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可靠,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意外,造成爆胎甚至是脱圈的发生。因此,绝大多数车手(EWS)还是会带上备用内胎和 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轮胎填充物有必要吗?有,但不是“刚需”。
轮胎填充物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爆胎的发生,这是非常有用的,毕竟没人想要背着一堆备件,动不动就要换胎补胎。另外,轮胎填充物在爆胎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骑行(虽然最好别这样),这可以让你在爆胎后能够骑着车回家。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我们爱好者们来说比较重要的是,轮胎填充物可以基本上避免磕圈的发生,保护轮圈不会坑坑洼洼或者断裂。不过轮胎填充物的售价并不便宜。
这样看来,轮胎填充物还是非常有用的,看到这可能有的车友会想,既然这玩意就是泡沫,那那种圆柱形的泡沫材料是否可以通过裁剪,作为轮胎填充物使用呢?
笔者想说,某宝上真的有这样的产品,价格也非常便宜,但至于使用效果嘛,笔者未实际使用过,不做评论。
目前国内可以方便买到的产品一是真空胎用的:Vittoria Air-Liner。
二是搭配内胎使用的:Tannus ARMOUR。
你用过轮胎填充物吗?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