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城市放宽了出租车司机从业年龄。
据10月起施行的浙江《湖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该市申请办理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年龄限制,从60周岁延长至不超过65周岁。而此前,杭州、成都、深圳、青岛、昆明、潍坊等城市也已将这一从业资格年龄延长。
随着社会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及时调整一些行业的从业年龄限制,是适应社会劳动力资源变化,更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在要求。
据国家卫健委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此现实背景下,多地放宽出租车司机从业年龄,无疑是务实的“适老化”举动,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事实上,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放宽各个领域的年龄限制,相关政策的调整早就在作铺垫了。比如,延迟退休在当前已取得了相当的社会共识,配套政策的出台可谓已是箭在弦上;再比如,根据驾考新规,目前70周岁以上老人也可以考取驾照。由此,放宽出租车司机年龄,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或许,也有人会有所疑虑。相对于其他行业,出租车行业毕竟有其特殊性,司机年龄和驾驶安全性有着比较直接的关联,放宽司机年龄是否会放大安全风险?
其实,在日韩等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70岁以上的出租车司机都已占据了相当比例。相对来说,我国一些城市将其从业限制放宽到65岁,已经更好兼顾了老龄化趋势和安全考虑。同时,现代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也在普遍提高,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对一部分“高龄”出租车司机,是否有必要增设一些体检等方面的针对性要求,也值得讨论。此外,客运出租车司机年龄放宽,是否包括了网约车司机在内,也不妨在政策层面予以进一步明确,为广大从业者和网约车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与指导。
由于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不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着延长就业年限的现实需要,社会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具备能力的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这方面,已有顶层设计层面的引导。
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提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而适当放宽一些行业的从业年龄限制,也就是为老年人继续贡献余热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出租车行业,走在了放宽从业年龄限制的前列,对于其他行业及时跟上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因“行”制宜地调整年龄限制,乃至打破年龄歧视,也将带来更多的推动作用。
比如,既然出租车司机都可以工作到65岁,建筑行业从业者的年龄限制,是否也能适当放宽?而格外受到关注的职场“35岁门槛”现象,包括公考的35岁年龄限制,是否更应该被打破?这些其实都需要综合考虑当前社会的劳动力变化及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新情况,在政策层面及时作出回应。
从更大的宏观背景来看,及时调整一些行业的从业年龄限制,实际只是社会应对老龄化趋势的一种细节上的优化。其背后,更指向的是建立一套对于各个年龄层次都更为包容的职场文化,以及在全社会构建一种新的“年龄观”。
在此意义上,放宽出租车司机年龄限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