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有时候连做自己旁边的同事都不知道你在摸鱼还是在认真工作,更别说老板了。
我之前待的一家公司隔壁部门的一个同事,除了生孩子就没有他不会的。
他是一个做运营的,搞数据分析、用ps搞设计图、Pyth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ython写脚本,也会PPT,PPT水平还可以,就是在我眼里看起来真的是全能,算是高手。但是他的工资也就8千,在上海就待了已经有差不多两年多,快三年了,工资1毛钱都没有涨。
后来他就要求跟老板要求加薪,说要求加到13000,但是他的直系领导觉得他一个运营突然加到5千块钱,幅度有点儿大,而且觉得干的活儿普普通通,也说不上多么核心。外面一抓一大把这种人员,就不同意他加这么多钱,说可以加上2千块钱。
但是这个同事也不是那种喜欢争抢的人,就什么都没说,但是到了后面四月份就跳槽了。根据我的了解,他跳槽后薪资涨到了18000,直接翻倍。
他当时拿着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做的东西去面试,当时面试官就是特别欣赏他,就跟找到宝一样。说这么厉害的人,怎么这么点儿工资。就直接直接给了他双倍的工资。
就是我这个同事离职之后就空出来了一个岗位需要重新找,然后他们就是领导就发现他们那个岗位的就是在市场上的价格就已经不止9千。然后他就找了一个干了几年运营,学历也很好的人,薪资给到了1万3。
结果这个新员工除了会运营,其他啥都不会。比如说什么数据啊,设计啊,都需要其他部门来支持。所以他们领导就又花了1万找到了一个数据运营,而且新招来的这个运营说是工作量太大了,要找个帮手,他们领导就又找了个五六千的一个应届生,而到了后面这些人在做的事跟刚离职的我那个同事做的差不多。
但是这个离职的同事做了那么多事儿,领导还觉得他就没干什么事儿。本来13000就能解决的事儿,后来花到了1万3,又接着花到了1万,接着花了6千,总成本已经严重超过。这还是一个领导呢,如果是个老板管的人更多,你觉得是个什么情况?
古代智者曾言:“治国之道,在于得人。”在现代公司管理中,同样适用。许多公司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商业模式不当,而是因为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没有得到合适的位置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