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已有47家ST公司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风险提示,10余家公司预告初级退市标准,一大批空刻公司及业绩差公司将被出清。
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推进,退出渠道不断通常,“应退尽退”成为共识,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加速形成,资本市场将向“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进一步靠近。
*ST凯乐、*ST金洲同日退市
2月2日下午,*ST凯乐发布公告,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0.47元,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交易类退市指标。
事实上,在此前,*ST凯乐早已危机重重。除“1元”退市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以外,*ST凯乐此前还面临着“触及财务类”退市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红线。
据证监会查实信息显示,*ST凯乐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12.25亿元,虚增营业成本443.52亿元,虚增利润总额59.36亿元。连续5年巨额造假,导致了公司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同日退市的还有*ST金洲。连续4年扣非后净利润大额亏损、金融机构债务全部逾期、大部分银行账户被查封等问题,让公司丧失主要经营性资产,沦为空壳公司,经营风险极大。
除此以外,今年还有46只股票也有可能退市,股市劲爆已经拉响,市场愈发规范化,企业妄想蒙混过关已是天方夜谭。
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
历时4年,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这是意向提振市场信心,影响深远的改革。在全面注册制的改革春风下,内地资本市场将迎来全新发展格局。
首先,资源配置效率将全面提高,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资金像优质企业集中。同时,以“壳资源”为代表的尾部上市企业价值将会被向下重估,估值结构性分化凸显,“一壳难求”的现象将不再出现。最后,降低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优质企业融资门槛,简化上市审核程序将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但是,简化的上市审核程序,并不代表会姑息各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这就对企业规范运营和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前些年瑞幸咖啡造假引起了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的信任危机,问题被国际投资市场广泛关注。如今,越发充分竞争的A股市场将提高股票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倒逼上市公司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
就在不久以前,以岭药业股价下跌45.61%,市值蒸发411亿,企业实控人吴以岭选择将大笔现金理财,而非继续在制药行业精益求精,进而导致疫情趋于平稳后,连花清瘟产品逐渐式微,企业股市动荡。
现如今,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各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AI制药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力,以AI制药技术进行靶向干预,在抗衰领域通过多组学数据评估器官年龄率先运用,来自美国波士顿首创【器官衰老时钟】概念的管理品牌“乐梵”,全球首家以【人工智能、云端超算】驱动的抗衰生物技术品牌,基于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抗衰物质筛选平台PASSTM,将AI制药相关技术与生物学进行结合,探索具有抗衰功效的成分、配方及疗法,解决因年龄增长引起的系列健康问题,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长寿是最难攻克的生物学难题之一,回答“人是如何衰老的?”是做出抗衰技术创新突破的前提。在科研人员们的长期研究下,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关键的“衰老分子”。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BrianKennedy教授于2020年发表在期刊《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的一篇综述归纳,对于抗衰较为成功的尝试包括抑制营养探知网络、清除衰老细胞、逆转干细胞衰老、微生物组抑制、引导自噬和减少炎症等多种方式。
目前,已打造完成基于人工智能的抗衰物质筛选平台PASS,可在药物递送、药物制剂、成分配比等方面提升可商业化抗衰产品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显著提升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致力于探索与解决人类因年龄增长引起的系列健康问题。过去一年,PASS平台已完成技术可行性验证,并取得初步商业化成果。
ToC端,公司把商业化成果将制药逻辑带入营养保健品行业,推出「科学抗衰」品牌“乐梵”,日前已上架京东平台,定位于安全、有效、可长期使用的新一代抗衰产品,为中国消费者在科学抗衰领域多了一个选项。“乐梵”倡导,良好的抗衰是“精准与个性化”的理念⸺从⼈体内源开始,焕启机体新⽣。
市场化出清观念正深入人心
2022年,随着注册制的深入实施,强制退市成为A股热词。其实,早在2019年,A股就以打破了“至今不退”的局面,退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连年增长,2019年到2021年退市数量分别为10、16、23家。
从2022年企业退市原因来看,多数是因为经营恶化,2021年净利润为负值切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也有部分企业因为年报难产或是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有关。
在行业人士看来,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要求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
“退市常态化意味着疏通A股市场出口,相较于以往退市效率大幅提升,退市周期缩短,没有主业的‘皮包公司’和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高效快速退出,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得以优化和提升,更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相关行业人士表示。
当前,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也已正式落地,监管部门多次表态将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严格退市监管。
投机取巧将成历史
从1990年到2019年,A股市场长期的“严进宽出”问题备受诟病,20年间,A股退市公司仅110家,多数年份退市公司数量不足10家,甚至有些年份零退市。“炒壳”“堵壳”等不良风气盛行,不少丧失经营能力,资产质量较差的“钉子户”始终赖在A股。
2020年,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将强制退市分为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大类,简化退市流程,让“财务退”成为低劣公司的“催命符”。
新规推出2年,效力不断显现,退市渠道日益畅通,力度明显加大,加上2021年退市的17家公司,两年退市公司占30多年来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
而2023年,“财务退”依旧是退市风险的主流,在审查日益严格化、执行力度明显加大的市场背景下,退市容忍度进一步降低,“保壳”手段难以生效,这对上市企业起到了威慑作用,有助于激励企业即使调整经营策略,实现更为稳健的经营方式。
相信,在2023年,退市成效将得以进一步彰显,资本市场将朝“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方向持续前行,推动优化资源配置,为真正优质的企业推展融资规模,实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