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如果不能有效保护好你的隐私数据,那一定是在“裸奔”!你可能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这的确是真的!
为了让大家明白,我先举几个实际的例子。
大家经常用微信小程序,因为很多商家推出的小程序方便了我们购物、就餐、出行等。当我们访问任何小程序时,商家就能通过后台记录,非常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你的微信昵称、头像,还包括你绑定的手机号。
如果在小程序里点了很多商品或服务,即使你没有购买,系统也会对你的行为记录进行分析,时间一长,你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个人层次、经济状况等一样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分析得一清二楚。
某小程序产品后台
你可能会说,那我不访问了,这样总拿不到我信息了吧!答案是:错
下面说一个智能家电的例子:就以智能型温控器为例讲一讲吧。
智能型温控器是家庭智能化家居空调的一类监测控制设备,他可以检测你家里的温度、湿度等指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接入互联网,利用云平台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功能,帮助您远程管理你的空调系统。
温度和湿度能暴露你什么信息呢?看看下面这个数据截图:
这是某智能型温控器与客户合作研究基础上的互联网平台数据,全家大小房间共安装温控器9个,数据维度以湿度为例。这里面能包含多少信息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拿出一个房间数据为例说明,就拿温控器2(餐厅)来说吧。
通过对数据集中历史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当天行为特征值比较明显的时段,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对上述数据进行k-means聚类算法分析,获取特征值的关联关系,结果一定让你诧异!
其中早晨时段出现的湿度异动,表明这家主人或佣人6:30分起床,开始打开厨房和餐厅的门,准备早餐;大约6:52分,早餐准备妥当,开始用餐;大约7:22分,吃完早餐,开始收拾洗刷碗筷;大约7:42分,离开厨房和餐厅。
中午时段类似,11:20准备午餐,12:00离开厨房和餐厅。
下午时段,湿度向上异动,根据历史数据的机器学习,特征值显示为进行了打理厨房和餐厅的家务工作。
晚上没有厨房做饭及餐厅吃饭的特征信息,说明晚餐大概率外出就餐。
这只是一部分数据,如果分析客厅数据,可以知道主人何时出门,何时回家;如果分析卧室数据,可以知道主人何时就寝,何时起床;甚至分析卫生间数据,可以知道主人何时洗澡……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大数据数据积累,机器学习可以分析出更多特征,从而得出人们的各类行为习惯。即使我们不去做任何操作,我们的被动行为也足以让多维度的大数据出卖我们的隐私,在数据面前,我们就是在“裸奔”。
看到这里,你或许开始脊背发凉,开始担心起来。现在我们离不开的互联网,是不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被商家收集,我们毫无隐私可言呢。
那也不是!下面就教你几招,如何规范操作,保护好你的隐私数据。
首先,国家网信办就是专为指导、协调、监督互联网信息管理应运而生的国家级部门。虽然中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探索成型了一整套世界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管理、数据安全、业务应用体系。
在避免隐私数据泄露方面,网信办有明文规定,任何互联网企业软件(包括手机应用App),不得在没有告知用户的情况下,获取用户信息;在有告知的情况下,任何应用不得额外获取不必要的信息。
所有你从正规手机APP市场或电脑应用市场下载的应用,都是经过了隐私保护审核的。一旦你发现你的隐私被泄露或恶意使用,可以报警维权。网信办也会定期核查各类应用是否有违规侵犯隐私事项,及时清理出APP市场。
其次,从我们自身做起,把隐私保护高度重视起来。一定避免在非正规渠道下载和使用应用程序。互联网内容纷繁复杂,充斥着木马、病毒等程序,避免手机和电脑中招,就从正规渠道获取正规软件开始。
不要在微信中点击、转发和传播未经过证实的小程序,例如某某相册、某某拼单,你的点击或传播就极有可能暴露你的个人信息或熟人圈信息,导致非法商家获取隐私数据进行非法行为。
同时,避免其他人触及涉及你隐私的软件,尤其避免把手机或电脑给孩子使用,造成无意中的隐私泄露。
最后,安装任何软件时,都要认真阅读权限获取请求,不要一路默认到底,时间再宝贵不差这几分钟,因为这里暗藏着对你信息不合理获取,哪些权限可以对软件放开,哪些不能放开,自己一定要权衡好。
总之,你若不想在互联网里“一丝不挂”,一定要时刻紧绷隐私保护的这根弦。
上述内容如果对你有用,希望您能点个赞并收藏。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