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一个漂泊江湖多年的 985 非科班程序员,曾混迹于国企、互联网大厂和创业公司的后台开发攻城狮。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分布式系统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也是互联网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优化实践,而 CAP 理论和 BASE 理论则是分布式系统中的两个关键的概念。
今天,小❤将带大家深入浅出地探讨这些概念,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奥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分布式系统。你可以将分布式系统想象成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由多个计算机或服务器节点组成,它们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
图片
如图所示,应用层的三个节点都发布在不同的城市。这些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团队领导,有一项任务需要完成。如果你独自一人完成,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但如果你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分派给你的团队成员,他们可以并行工作,更快地完成任务。这就是分布式系统的核心思想。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 CAP 理论,它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CAP 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Consistency(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和 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这三个基本原则。
一致性意味着无论你从分布式系统的哪个节点读取数据,你都会获得相同的数据副本,它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在分布式系统中,广泛的一致性分为三种,分别是强一致性、弱一致性和最终一致性。
强一致性要求用户在分布式系统中访问数据时,不管是哪个节点的响应,数据都应该完全一致。
比如在订单系统中球鞋库存还剩 10 双,张三刚买了一双球鞋,数据更新完成后,接下来李四看到的球鞋数量就只有 9 双,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超卖的情况。
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就像李四在买鞋的时候,必须排队先等张三的购买动作结束后才可以继续,效率较低。
弱一致性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被更新后,也允许让后续的访问拿到更新之前的老数据。
就像参加聚会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钟表。各自的钟表时间可能会有点不一样,但是这不影响大家聚在一起玩耍。
弱一致性提高了业务的效率,但有时会导致一些混乱,想象一下如果聚会人员的时间差太多,就会陷入长久的等待。
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性的特殊形式,要求系统的数据更新完成,在一段时间以后,后续的所有访问都能拿到最新的数据。
这就像朋友圈的消息传播。当你发了一条消息,它不会立刻被所有朋友看到,但最终,每个人都会看到相同的消息。
一般的业务系统基于性价比的考量,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最终一致性作为分布式系统的设计思想。
而 CAP 理论里的一致性,则要求是强一致性。正如官方文档中描述的那样:All nodes see the same data at the same time,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内数据完全一致。
可用性意味着分布式系统的每个请求都应该得到响应,而且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可用性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描述的是系统能够很好地为用户服务,不会出现用户操作失败或者访问超时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即官方所说Reads and writes always succeed,服务在正常响应时间内一直可用。
分区容错性是指系统能够在网络分区或通信故障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也就是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出现故障了,或者系统中的某一个节点出问题了,我们仍然需要保证业务系统可用。
即 The system continues to operate despite arbitrary message loss or failure of part of the system,分布式系统在遇到某个节点或者网络分区故障时,仍然能够对外提供满足一致性或可用性的服务。
这时,有分布式基础的同学可能就会问了,CAP 理论确实很重要,但是这三个特性似乎不能同时满足,是吧?
没错,这就是 CAP 理论的核心观点。
CAP 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我们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 2 个特性,而无法同时满足 3 个。
图片
为什么 C,A,P 三者不可兼得?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网络不可靠,为了保证服务可以时刻对外提供服务,所以分区容错性是一定要保证的。
试想如果只有一个分区,谈分布式就没有意义了。而多个分区,一定会有分区的故障问题,分布式系统中保证分区容错就变成最基本的诉求了。
所以现在我们只需考虑在分区容错的基础上,能否同时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我们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
假设现在有两个分区 P1 和 P2,分区上都有同一份数据 D1 和 D2, 现在它们是完全相同的。
图片
接下来,有一个请求 1 访问了 P1,更改了 D1 上的数据。然后又有一个请求 2 访问了 P2,去访问 D2 的同一份数据。
这时,我们需要权衡。
如果先保证满足一致性和分区容错,即 CP。
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D1 已经更新数据,但是查询 D2 时,数据返回的还是老数据。
为了保证 D2 和 D1 数据完全一致,必须在更新 D1 数据时给 P2 上的 D2 数据上锁,等待 D1 更新完成后再同步更新 D2。
这个过程中,锁住的 D2 就没法给请求 2 实时响应,也就是违背了 P2 上的可用性。
所以在满足一致性的前提下,CAP 无法同时满足。
如果先保证满足可用性和分区容错,即 AP。
可用性要求 P1 和 P2 都可以实时响应,因此在 D2 刚更新完还未同步给 D1 时,两个 DB 的数据是不一致的,也就违背了 P1 和 P2 上的数据一致性。
所以在满足可用性的前提下,CAP 亦无法同时满足。
CAP 三者不可兼得,该怎么选择呢?一般根据我们的业务可以有以下选择。
保证分区的强一致性(C),不要求可用(A)。
相当于请求到达某个系统之前,需要等待数据完全同步以后,才会得到系统的数据响应,一般在数据需严格保持一致的金融系统中会使用这种模式。
保证分区的可用性(A),不要求强一致性(C)。
当请求访问某个分区的数据时,可能拿到未同步的老数据,这种模式一般只要求数据满足最终一致性,进而保证系统响应速度和高可用。
AP 在业界使用范围较广,比如著名的 BASE 理论(下文会细讲)。
上文已经说过,分布式系统中无法同时保证系统的强一致性(C)和可用性(A)。
这是因为分布式系统中的分区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而单体系统中的数据库可以通过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比如 MySQL 中事务的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简称 ACID)。
BASE 理论是当今互联网分布式系统的实践总结,它的核心思想在于,既然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强一致性的代价太大,那不如退而求其次。
只需要各应用分区在提供高可用服务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保证数据一致性,也就是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
BASE 理论是 CAP 中保证分区容错(P)的前提下,对可用性(A)和一致性(C)的权衡,它由 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 State(软状态),Eventually-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方面构成,简称 BASE 理论。
分布式系统中,CAP 理论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 BASE 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实际操作的指导原则。
BASE 理论认为,分布式系统在面临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以选择降低性能或一致性要求,以保持基本的可用性。
这意味着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不一致性,但最终会达到一致状态。
正如一个银行系统的系统设计,一般有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我们首先需要保证核心功能需求的基本可用性。
在银行系统里,用户提款、转账等交易模块就是核心功能,是用户的基本需求,不能出问题。
而非核心功能可以出现异常,但需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修复。
非功能需求是指用户业务不依赖的其它需求,比如性能相关的:要求用户转账在 0.5 秒内完成,但是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可以延迟响应至1~2 秒。
由于系统出现此类异常,从而影响了系统的高可用性,但核心流程依然可用,即基本可用性。
软状态是指系统服务可能处于中间状态,数据在保证一致性的过程中可能延迟同步,但不会影响系统的可用性。
比如我们在购买火车票付款结束之后,就可能处在一个既没有完全成功,也没有失败的中间等待状态。用户需要等待系统的数据完全同步以后,才会得到是否购票成功的最终状态。
BASE 理论认识到,在分布式系统中,状态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而软化,而不是立即达到一致状态。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容忍一些状态的不确定性,比如我们在火车票候补排队时是不确定是否可以候补成功的。
最终一致性是 BASE 理论的核心思想。它指出,分布式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一致状态,但最终会收敛到一致状态。
它不像强一致性那样,需要分区数据保证实时一致,导致系统数据的同步代价过高。也不像弱一致性那样,数据更新后不保证数据一致,导致后续的请求只能访问到老数据。
当前业界的分布式系统,甚至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大都是用最终一致性实现的。比如 MySQL 的主从备份,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 binlog 日志和监听线程让从库和主库的数据保持最终一致。
总的来说,BASE 理论其实就是牺牲了各节点数据的强一致性,允许不同节点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不一致,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高可用性。
在单体系统中,数据库还能通过 ACID 来实现事务的强一致性,但分布式事务需要考虑节点通信的延迟和网络故障。
所以,BASE 理论是我们在实际的分布式系统中经常使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