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你读了多少本书?有些人看似很努力很上进,书也读了不少,但真要说出个大概来,那可就尴尬了。
以前我在阅读书籍时,经常拖拖拉拉,看完直接扔一边,可想而知过段时间什么也想不起来。
直到前阵子做完读书类主题阅读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之所以出现读了就忘的问题,是我偷懒少下功夫了,忽视了购书,读书,读后等环节的重要性。
1、购书环节:定方向,列清单,挑好书
很多人一时头脑热,急于阅读,往往在购书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买回来的也不见得是一本好书。我建议你,在购书环节,不要偷懒,带着你的读书目的列购书清单。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最近遇到什么问题?我得学什么?我喜欢读哪类书?比如你想提高演讲能力、你想学下自我认知、你想学习理财、你就想安安静静读下闲书等等。多问自己几遍,你的读书清单基本也有个方向了。
怎么判断想读的书是不是好书?你可以通过作者和身边朋友的推荐找到好书,一般他人亲身读过再向你推荐的书籍,品质不会差到哪里去。你也可以上豆瓣、当当、京东等平台查看书籍评论,比如豆瓣评分8分以上,亚马逊销量总排序在3000以上,当当和京东评论数超过1万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筛选好书的依据。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好书与读烂书的区别,犹如拾到的是麦子还是糠了。
选书,其实是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你选的书,是你近期精神状态的反映。
2、读书环节:带着读书目的巧摘苹果,加深印象
以往我的阅读习惯是很散漫随性的,拿起一本书就看,看完也没花时间去思考自己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那是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带着读书目的去读书,自己都不知道想要解决什么疑惑,谈何来获得新知?
做完读书类主题阅读后,我羞愧了,原来我以前所谓的阅读行为,不过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更谈不上是在阅读。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提到,“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聚焦于面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建议你,带着阅读目的去读书,对焦你的注意力,将军赶路,莫追小兔,那么才能快准狠抓取书中风景。
我一般会带着读书目的,结合“倍速阅读法”和“苹果阅读法”来快速抓取想要的信息。倍速阅读法指的是第一遍读书时,快速浏览书籍封面、目录、前言后序等,然后跳读或泛读全文,中间遇到你感兴趣的,可以停留时间久点,对于一般常识认知或不感兴趣,完全可以跳读过去,第一遍阅读速度最好不要耗费太久。经过第一遍阅读后,你心里已经七七八八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
第二遍,我会采用“苹果阅读法”去找“苹果”。“苹果阅读法”是指在1小时内,依据读书目的寻找书中答案,记录关键词,最终讲述给他人或自己听。
一本书犹如一个果园,你的读书目的犹如果园里面各式各样的水果。这一刻,你想要寻找“苹果”,下一刻,你可以寻找“橘子”或“香蕉”。
举个例子,你用倍速阅读法快速读完《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后,你可能很想知道“怎么更好提高基金定投收益”?这就是你的读书目的,这就是你想要摘取的“苹果”。
带着你的读书目的,用一张空白纸,画出20个空格,对着目录快速锁定书里哪部分内容提到了“基金定投收益”。范围锁定后,你就可以愉快地开始摘苹果了。你可以寻找关键字,寻找关键词组,填到这些空格里面,比如“降低交易费用”、“选择基金分工再投”、“定期投资不可过于频繁”。这些关键字可以是书中原话,也可以是你自己提炼概括的。填完空格后,你再把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这就是你想要的答案了。
“苹果阅读法”可以快速帮助你找到书中答案,前提是你必须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是什么。一个阅读目的,对应一次摘苹果过程,切不可混搭。也就是说,你的阅读目的要明确且细化,最好不要把“怎么更好提高基金定投收益?怎么做好家庭资产配置?”作为读书目的,否则最终你摘到的很大可能苹果不是苹果,香蕉不是香蕉。你完全可以摘完苹果后,继续摘香蕉。
与其花5个小时读一本书,倒不如花5个小时把一本书读5遍。带着读书目的巧摘苹果,效率高且印象深刻。
3、读后环节:读了就忘?读书笔记来帮忙
为什么大多数人书读过就忘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做读书笔记。奥野宣之说:“即使是漫无目的地重读,也会有些新的发现,遇到意想不到的好句子。读书笔记里记的大多是自己亲手抄下的选段,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看,会发现过去觉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语句现在已经可以彻底理解了。”这话我是非常认同的。读书不记点什么,就像吃完没抹嘴巴样,心里老惦记着这事。再不济,我也会用一句简短的话概况书中精华内容,郑重地写在目录空白处。
我一般采用“读书卡片”,以“所思+所见”的方式来做读书笔记。这类似于“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摘抄+评论”。
有些优秀作家创作习惯是拼接一张张卡片。钱钟书先生,他的书架藏书上,积累了近10万张读书卡片。著名作家纳博科夫说他自己创作就像玩拼图游戏,他会从平时积累的卡片中这里取出一块,那里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
每读完一本书,我一般会隔几个小时去写读书卡片,给大脑增加点提取难度。因为有困难的存入大脑,你才会记得更久并真正学会。摘抄所见让我再一次感受句子的美好,感受心灵的触动。记录所思让我安静地与心灵对话,那一刻真的很美妙。
我非常喜欢奥野宣之的一句话:“也许你已经习惯把‘书’和‘自己’当作读书生活中的两大要素,那不如让’笔记本’成为读书的第三要素”。当你把“书与自己”上升到“笔记本与自己”的层面,你会发现,一本读书笔记,就是你的好友,就在你的眼前。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读书方法,是遨游知识海洋的方向盘。方向盘握对了,还怕掉队吗?吃饭不嚼不知味,所见亦有所思,还怕读过就忘吗?读过就忘,那就别偷懒,从选书环节、读书环节和读后环节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