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 摄
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每到这个日子,首先想起的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其次,会看到各种电商平台,出版社、书店的公众号,发布花样繁多的“4·23”购书广告。再次,我们还能读到许多诸如“读书日,你读书了没?”“读书节,我们来说说读书的好处”等文章。反正4月23日前后,阅读仿佛瞬间成了人人关注的焦点。想来也正常,人们总喜欢说些应时应节的话,做些应时应节的事。我难以免俗,也想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说点个人关于“读书”的陋见。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看书,于是常问我:“你看那么多书,记得住吗?”我老实回答:“记不住啊,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怎么记得住?”然后他们会凝视我几秒钟,露出一种“既然记不住,那你还看”的疑惑神情。说实话,我也很想问问他们:“看书是单纯为了记忆吗?”阅读能够培养智识,它是了解别人依靠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思辨问题,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我们读书,真正的收益便是在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中所形成的。不过,这些提问者倒也首先承认了一点,即: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能够增长知识。可惜此种理解实是陷入了对学龄儿童的要求之中——只有小孩子才通过反复阅读来背诵课文和记住公式呢,成人的阅读绝非如此。况且,我们这个时代,已有了各类电子储存设备和简易检索工具,人脑在这方面无法也无需与之抗衡。当然,人脑也具备很强的记忆能力,且这种能力有着突出的选择性。如果我们看了一本好书,看过之后没有记住什么内容,那么第一,可能是没看懂,说明你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与此书尚不匹配;第二,可能是不够用心,心有旁骛,自然就记不住了;第三,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只记住了里面特别精彩、特别能和我们的个体经验、理念相契合的内容。上述种种,皆属正常。
也有人问我:“纸质书会不会被电子书彻底代替?”对此,我大概算得上是个乐观主义者。纸质书有它不可替代的诸多优点。回忆一下吧,我们从童年时代接触书籍开始,首先接受的其实都是纸面“图像”,这种“图像”是指经过了排版的文字与插图的组合。当目光触及“图像”后,我们才会逐字逐句地去阅读具体内容。科技进步带来了能够容纳上百成千本书籍的电子阅读器。看的时候,用手指在显示屏右下角一点,它就会自动“翻页”,有的阅读器还会模拟出翻页的动作与声音。可看完作品后,你想要从中寻找某段内容,便有点困难了。纸质书则不然,它提供给读者的是更为自然、亲切、实际的感受,你会记得要查找的内容是在书页的左边还是右边,约莫第几行的位置,旁边是否有插图……一切都有形象感。况且,纸质书翻着多舒服!装帧精美,书香沁人。尤其时下,春日烂漫,一茶一书,负暄阅读,真乃人间快事!
我们还会相对比较尊重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里涉及一个“知识”和“文化”的区别问题。大多数人只知道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却说不清楚其间差别。简而言之,知识是可以解释的,便于掌握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发挥实用性的。而文化是抽象的,即便你努力去解释,听者也不一定能立即明白。它是一种需要理解者自己去内化的东西。读书可以增知,可读书多的人不见得就有“文化”。什么是文化?笔者比较认同作家梁晓声的解释:“那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生活当中,我见过不少朴素的劳动者,他们读书不多,但却符合上述四条标准。
在“世界读书日”里,我不想苦口婆心地劝大家都去阅读。读书这件事,从来就不在于一日一时,而在于细水长流。我也不想劝大家务必要坚持阅读,因为坚持,便说明并非出于自觉自愿,而是仗着意志力在持续下去。作为成年人,真不想读书,又何必勉为其难?不过,若是愿意阅读,只是不善阅读,那就不妨从感兴趣的书籍入手,悬疑小说、科幻故事、诗歌作品……皆可。再退一步讲,我无论如何也读不进书,可怎么办?不怎么办!认真努力积极地生活,去读懂“生活”这本大书即可。总之一句话,阅读是美好的,也是自由的!
来源: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