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座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里,租房而居已经是极其常见的现象。根据《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报告(2019)》发布的数据,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764.6万人,这么多人都需要一个栖身之所,北京高企的房价又决定了很多人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即使有了自己的住房,也会因为工作、上学等原因去租房。
朝阳某小区开放的玉兰花
为了节省中介费,不少人选择无中介渠道去租房,比如暖房直租、看房狗、北京租房圈、豆瓣租房小组等。我在这些平台浏览了大量出租启事,看到那些文字后面折射出北京青年的生活状态。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出租房子?
归纳一下租房启事里的出租原因,工作地点变更是最常见的理由。有人在启事里无奈地写道,因为换了工作,从朝阳换到丰台,路上单程两个小时,实在难以忍受,故此转租房子。有人甚至把换工作的理由都坦率地写了出来:互联网公司产品狗一枚,因为上家公司裁员把我裁了,现在的新工作离住处太远,所以转租。
我注意到,有一个理由,以前不常见,今年却大量出现,那就是:离开北京。这些离开北京的人,一部分回了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在编教师,从此告别北京的漂泊。有人在启事里写道:“我因为个人原因要回家了,家里的狗崽子生病了,突然意识到离家太远,家里谁生病都不能及时回去,还是觉得离家近好。”其实他不用把转租原因写这么详细,但也许是不由自主真情流露。还有一部分离开北京的人没有回老家,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城市,从北京转战上海或者杭州,去杭州的人又以去阿里的居多,10个去杭州的人有8个是接到了阿里的OFFER。总而言之,从这些租房启事中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有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北京的高房价、教育问题、996工作制、裁员以及买车摇号等压力,选择了离开。
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理由,比如室友结婚搬走了/家人来北京需要另外整租房子一起住/要给自己的狗找一个更大的空间,等等。也有人不想谈及自己的私人生活,很简单地写道:由于个人原因,转租此房。
第二个问题,对承租者的要求。
和找对象比起来,找室友的要求要简单很多,通用标准是:有稳定工作,作息规律,干净,安静。“有稳定工作”这条很好理解,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万一拖欠房租怎么办?只有“作息规律”,才不会打扰到室友。为了维持“干净”,有的出租人要求尽量别做饭,因为做饭会有油烟,会破坏房子里的卫生。有个女生要求新室友是短发,因为“长发掉了容易堵塞浴室的下水道”。也有人对“安静”这个标准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解释:不要在家里练习唱、跳、RAP和篮球。还有人提出了更高的希望,说自己是个码农,如果新室友也是个码农就更好了。
如果出租方为情侣或者夫妻,找室友的标准就会更严格一点儿。在租房市场上,一居室的价格居高不下,热门区域比如中关村附近的一居室已经普遍在6000元以上,8000元也不稀奇。为了降低成本又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品质,很多情侣会租下两居室,出租其中一间,招一个“干净、安静”的单身女生合住,分担房租。一位大哥曾极力邀请我同学跟他们夫妻合租,我同学婉言谢绝:抱歉,家里有陌生男人会不方便。他不死心,一再试图说服我同学,我同学给他一个建议:找一个男室友,男生一般不介意跟夫妻合租。他当时就生气了:那我媳妇儿多不方便啊!
由于情侣或者夫妻跟人合租的主要目的是分担房租,而不是交朋友,所以他们通常会希望合租者多加班,少出现,最好不做饭,一言以蔽之,减少存在感,就像这套房子里没有你这个人,交房租的时候出现就好。你看,启事里写“如果你经常出差,或者周末基本都上班,房租可谈”,赤裸裸地流露出希望招一个“隐形人”的小心思。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有猫人士数量猛增。他们希望找到喜欢动物的室友,不要反感他们养的小可爱。这是租房启事中大量出现的一个新要求,而两年前的租房启事中就极少看到。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尤其是近两年经济低迷,裁员消息不断,关于996的争论一再冲上热搜,猫成了社畜的心灵安慰剂。不光女的养,男的也养,有的人还不止养一只,最多的有三只猫一只狗。出租启事里除了房子照片,还有猫的萌照,来呀,这里有可爱的猫可以免费撸。网友曾戏称“中产阶级的标配就是有一只猫”,其实不是,中产阶级可以飞去伦敦喂鸽子,社畜才需要猫,他们需要猫来治愈疲惫不堪的自己,面对压力撑住不倒。
夕阳下的北京城
第三个问题,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个靠谱的出租人/优秀的室友。
通常来讲,表明自己的职业身份是最便捷的方式,一旦说出“我在某某国家部委上班”或者“我在某大型国企任职”,就等于盖章认证了自己的可靠性,毕竟组织上已经审查过一遍了。程序员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身份,“我是一个90后程序员,爱国,敬业,诚实,守信”。还有人另辟蹊径,“我的芝麻信用分810,信用极好”。如果职业身份和芝麻信用分不能取得你的信任,没关系,有些人还拿出了房产证以及跟中介签约的租房合同,甚至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也可以给你看。
有人非常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的爱好,“爱好音乐,电影,阅读,吉他弹得不错”,评价自己“为人幽默风趣,有上进心,责任感强,受身边人信任和喜爱”。我有点怀疑,这是不是以租房之名,行征婚之实呢?还有人提到自己是一个律师,“以后我们成为室友,如果你有什么法律问题,我可以提供免费咨询”。当然了,厨艺也可以拿来做卖点,“我会做很多菜,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包饺子,吃火锅”。还有更厉害的,“如果你在找工作,我可以帮忙内推大厂”。
在自我介绍中,很多人会提到自己的工作,“我经常出差,不在北京”,这意味着很多时候你可以独享这套房子。“我经常加班,晚上十点才回来,早上很早就走了”,这意味着大部分时间没有人打扰你。“我不做饭,厨房归你一个人使用”,繁忙的工作之余,很多人失去了做饭的力气和兴趣。从这些自我介绍中,我们可以给这些租房青年画个像:经常加班出差,早出晚归,靠食堂和外卖生存。
第四个问题,租多少钱的房子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
一般而言,北边房子比南边贵,北四环的房子比南三环的房子还要高出一截。一套房子住的人越多越便宜,合租三居室四居室比合租两居室一居室能省不少钱。所以,摆在很多租房人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生活基本需要”与“房租”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想省钱,就要忍受一些不便,想过得舒服一点,就要花更多的钱。
一些房子没有阳台可以使用,因为面积大的阳台被改成了住人的房间,简称“阳隔”。如果你问,衣服晾在哪里?出租人会不耐烦地说:买个晾衣架放在自己房间里不就行了?如果你又问,衣服不需要用阳光杀毒吗?出租人会更不耐烦地说:下午的时候房间里会照进来阳光啊。还有一些房子没有客厅,因为客厅也被改成了卧室,简称“厅隔”。如果你问,没有公共空间,在哪儿吃饭活动呢?出租人会很奇怪地问:你很喜欢去客厅吗?在自己的房间里吃饭活动不就行了?
在每一平米都要创造价值的房子里,生活的需要被压缩到了极致,只有卧室里的床才是刚需,其他都可以忽略。没阳台没客厅还不算最差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曾经见过两对夫妻合租一个房间,仅仅拉了一道帘子作为分隔。
川流不息的四环路
说到底,在生活的层层压力之下,人们很难维持全方位的体面,尽管从出租房走出来的人外表光鲜亮丽,喝星巴克,用苹果手机,到三里屯购物,但是你很难想象,这些穿行在各个写字楼的白领回到出租屋里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生活有尽头吗?也许有,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个人情况的变化,买房或者独自租住一套房,都会使你告别这种和陌生人临时组合的群租生活。也许没有,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奋斗出一片天地,财富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认清现实,承认自己的能力范围没那么大,选择一条更合适的路,也未必不是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