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它百科 > 文化

明朝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共2000多字零失误,笔迹如印刷一样工整

时间:2023-03-07 10:45:06  来源:搜狐号  作者:张文博

赵楷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儿子,从小文采过人,又精通琴棋书画,政和八年赵楷偷偷参加了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家状元。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能从他的字看出来。尤其是在有着博大精深汉字文化的中国,一手好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国人对于传统书法文化愈发重视,有的地区甚至已经将书法列为了当地中考科目。可以看出来,大家在逐渐转变观点,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技能。

在古代,想要金榜题名,必须要练成一手极为漂亮的书法。明朝有一位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其上共有2000多字,一个错别字都没有,笔迹如印刷般工整。古代最低级别的考试被称作童试,是学生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得到老师的认可以及推荐之后方能参加的考试。这个考试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专门为小孩子准备的考试,有的人就想当然地将其当成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考试。

但事实上,童试的难度与小升初考试类似,只不过是因为这场考试是日后所有考试的基础,所以才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如果将古时的考试制度比喻成一座大山,那么通过童试实际上还在山脚处,很多人都在此聚集,因此单单通过这级别的考试也不会有很大的出息。

如果想要更好的未来,就需要继续努力,准备参加院试。院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岁试,通过岁试者就能够获得“秀才”的称号,如果再通过科试,那就是“更上一层楼”。院试基本同中考差不多,但是考上的难度可比中考要大得多。

登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个阶段的考试有多难?考了将近三十年的范进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才通过乡试,获得“举人”的称号。通过会试就能够成为进士,如果能够再顺利通过殿试,那么考试者就有机会去争夺状元、榜眼和探花。即使最终没有荣登三榜,他们也是那一届考试中的佼佼者,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有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只是一个秀才,因此可想而知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多么困难了。这位名叫赵秉忠的状元,1573年出生在山东青州的一个有名的官宦人家。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赵秉忠请了私塾的先生辅导功课,赵秉忠本身也是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经过十多年的苦学,他从童生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状元郎。状元的名号本身就已经十分引人注目,更何况他考取状元时才二十五岁,如此小的年龄就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如此成绩,实在是令人惊叹。按常理而言,如此年轻有为的状元,应当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但是相关的历史记录表明,赵秉忠在迈入仕途不久之后就因为遭到别人的陷害而免除了官职,成为了一介布衣,再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已经无从考究了。那么,既然赵秉忠没有在官场上混出什么名堂,为什么他考取状元时的卷子能够流传到民间,还被后人很好地保存下来了呢?

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有机会一览状元的文笔,这可是代表了封建时代的最高才学。也正是因为后人的细致保存,赵秉忠的试卷完好无损,字迹清晰,有人细细阅览这张答卷,发现整张答卷上有两千多字,不仅一个错字都没有,字距把握地恰到好处,就如同是用现代的印刷机直接印刷上去的一样,文章的内容更是文笔流畅,文采斐然,不愧是能夺的状元的文章。

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不乏像赵秉忠一样年纪轻轻就能够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如同范进一般,将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和考试上。而今,虽然依旧以读书为重,但是除此以外,社会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只要个人能够抓住机会,勇于尝试,成功的机会还是有很多的。

参考资料:

《登科后》



Tags:状元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历代状元“学霸”里 藏着多少书法家?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引人热议的话题。像这种开放性的答卷,除了考察作文水平,字的颜值也会无形中给考官带来好印象。今年初,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历代进士文化艺术”展览中,众多古代...【详细内容】
2023-06-28  Search: 状元  点击:(208)  评论:(0)  加入收藏
明朝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共2000多字零失误,笔迹如印刷一样工整
赵楷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儿子,从小文采过人,又精通琴棋书画,政和八年赵楷偷偷参加了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称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家状元。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详细内容】
2023-03-07  Search: 状元  点击:(330)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龙年龙月龙日龙时”是什么?
4月10日7时至9时将迎来本年度首个“龙年龙月龙日龙时”。今年共会出现3次“龙年龙月龙日龙时”,这是使用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来标记年、月、日、时形成的有趣现象。中国科学院...【详细内容】
2024-04-09    央视新闻  Tags:龙年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江和河有什么区别?
长江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两大母亲河,在文字出现之前,具体叫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是我们根据地质变迁,也许可以寻找到远古人类思考的一些原则。根据科学家对地质变迁的...【详细内容】
2024-04-07  张小侠说历史    Tags:长江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高僧口中常说的“南无阿弥陀佛”,代表何意?翻译后字字诛心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成为了很多不同阶层、不等年龄的信仰,无论是信佛者还是佛寺中人,口中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尤其是得道高僧,更是将其视为“必备口头禅”,但关于这六个字的真正含...【详细内容】
2024-04-05  浅品历史    Tags: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4物不送人,后代一直富”,这四种东西,最忌送人,大家要牢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礼是一种表达敬意、增进情谊的重要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礼物都适合送人。老一辈人常常告诫我们:“4物不送人,后代一直富。”本文将为您揭秘这四种不宜送人...【详细内容】
2024-03-29    叶姐生活指南  Tags:送人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流传至今的习俗,有何道理
在古代的丧葬仪式中,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环节,那就是在出殡时由家中的长子摔碎一个瓦盆。这一习俗源远流长,贯穿了中国历史的长河,直至今日在一些地方仍得以保留。那么,古人为何...【详细内容】
2024-03-26  文刀刻史    Tags:摔瓦盆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这5种人不用拜佛,菩萨也会保佑,看看有你吗?
人们都希望自己一生能过得顺风顺水,没有大灾大难。人人都希望自己平安健康,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要遇到伤害自己的。但人生总归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世间万物变化也无法预见。信佛的人...【详细内容】
2024-03-18  叶姐生活指南    Tags:拜佛   点击:(28)  评论:(0)  加入收藏
老祖宗的观人术:牢记这2个口诀,任何人都得“现原形”
古人说:“成大事者必能聚人”。也就是说,那些能够完成事业的人首先需要在身边聚集一批优秀的朋友。就像刘邦靠赢得了世界。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是因为“张良、韩信,他们都是优...【详细内容】
2024-03-13  谏史    Tags:观人术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古人为何把上门女婿叫“倒插门”?而赘婿的“赘”字又有何含义?
前言古人的婚姻观向来都是女嫁男娶,男方迎娶妻子的时候需要准备彩礼,以此来表示对于女方的重视,而女方在嫁入男方家庭的时候,也会从娘家带嫁妆来。不过在一群进行男女婚嫁的人当...【详细内容】
2024-03-12  阿离言  今日头条  Tags:女婿   点击:(15)  评论:(0)  加入收藏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据《...【详细内容】
2024-03-11    简易百科  Tags:二月二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和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源于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星辰崇拜。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观察到每年仲春卯月之初,也就是农历二月二日这天,龙角星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详细内容】
2024-03-11    简易百科  Tags:二月二   点击:(28)  评论:(0)  加入收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