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作者
欧小宅、如欢|编辑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自我感动式付出。
一个印度女人要离婚,理由是:丈夫对她太好了。
怎么个好法?
家中大小事都听她的,家务抢着干。
结婚一年多,俩人从没起过争执,丈夫对她各种好脾气。
女人试着发了几次火,想吵一架。
男的却变本加厉,对女人更包容了。
终于,女人对婚姻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婚姻状态,女人却一天都忍不了,为什么?
是她太作?有受虐倾向?
从媒体对丈夫的采访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原来,男人从结婚起,就立志要做一个完美丈夫。
一路走来,他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用他的话说就是:“难道做一个好丈夫也是错吗?”
想做好丈夫是没错。
但不顾对方的感受,不顾对方的需求,只管自己闷头干,充其量只是一种自我感动。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去表达爱呢?
是你想要的,还是对方想要的?
文秀从小就想做一个贤妻良母,婚后,丈夫挣钱能力不错,文秀就安心在家做全职太太。
她每天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也带得很好,又乖又礼貌。
文秀做的菜,拍照发朋友圈,总是能收获一堆赞。
可是丈夫却对文秀越来越没话说。
文秀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怎么做,都走不进丈夫的心。
不管是印度男人还是文秀,毫无疑问,他们为了关系付出了很多,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也让对方难以拒绝。
但是,这样的好,更多是从自己出发,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对待别人。这种关系付出模式,我称之为:自我感动式付出。
一般来说,自我感动式付出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误把别人的爱情蓝本,当成模板
四十年前,受传统文化影响长大的一代,她们眼里的爱情是:我勤劳、我能干、我对你好,我为你生孩子,你就会爱我;
二十年前,看琼瑶小说长大的一代,她们眼里的爱情是:我敏感、我多情、我为了爱情冲破禁锢,你就会爱我;
现在,沉迷“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一代,她们眼里的爱情是:我傻白甜,我萝莉萌蠢,你就会爱上我;
如果作为少男少女的怀春梦,这没有问题。只要回到现实中,梦醒了,就可以了。
但如果不肯梦醒,把梦当作现实,那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40年前的那一辈,持续用操劳的方式表达爱;
比如20年前的那一辈,持续用撕心裂肺的吼声呼唤爱;
比如现如今的这一辈,持续用傻白甜的方式碰瓷爱......
他们以为自己做这些,是因为爱。
其实不然,这只是身边人或者电视剧给我们带来的爱情幻想。
真实的爱情,是需要每个人从现实中体验的。
第二个特点:以为自己给的,就是对方想要的
作为咨询师,我经常会听到类似的委屈。
一次夫妻咨询,妻子说,丈夫躺着睡觉没有盖被子,自己拿一块毛巾被盖在他的肚子上,谁知道丈夫直接把毛巾被扯开,好心成了驴肝肺,妻子气得好几天没有理丈夫。
丈夫听了之后一脸茫然,他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后来经妻子反复提醒,他想起来,是因为那天太热了......
这就是“自我感动式付出”和“付出型爱情”的不同。
付出型爱情在于付出对方想要的,不在乎结果,而自我感动式付出是:一心想对对方好,而忘了考虑对方是不是需要。
第三个特点:以为所有付出,都会有回报
多年前,歌手黄品源在荧幕上嘶吼: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后来,戴佩妮充满幽怨地唱:你还要我怎样,要我怎样......
听得人肝肠寸断。初听到这些歌曲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是啊,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要我怎样呢?
后来我才发现,这个逻辑不对。
付出的一方,很容易被自己的付出感动,认为对方也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应该被感动。
但是,如果角色交换一下,一个人为你做了很多事,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你想要的。
然后他希望你可以看到他的努力,体谅他的不容易,被他感动,你是什么感觉?
你的感受是“感动”还是“无奈”?
大学时,一位其他学校的博士跑到我们学校来跳楼,扬言只有一位学姐答应他的求爱,他才下来。
老师带领我们讨论这个现成的案例,当时我们一群小女生觉得好感动。老师冷冷一笑,说:这不是爱情,这是用所谓的爱情绑架他人。
自我感动式付出,最大的奖赏在于:自己享受这样的付出过程,而在关系中的对方,因为享受了付出的结果,也难以爽快拒绝。
这种“自我感动式付出”的回报模式,很容易让人尝到甜头。
对关系中的另一方来说,被爱是第一重陷阱、享受对方的付出是第二重陷阱、不忍心伤害爱自己的人是第三重陷阱、外界的舆论压力是第四重陷阱。
这样的重重陷阱,使得接受付出这一方很容易沦陷,即使不想要,也难以爽快拒绝。
而付出者在这样的奖赏之下,坚定自己付出行为的正确性,从而更加付出。由此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本应该是两情相悦,演变成了被绑架的关系。
就像张东升,一直在努力融入妻子的圈子,想成为好丈夫,好女婿。
下班早早回家,买菜做饭。
岳父母去世,他主动包揽各种杂事,安抚妻子。
这一切,也曾让妻子感动。
她也曾因为张东升的付出,动摇过离婚的念头。
但作为富家女的妻子,真正需要的丈夫,是有能力、有社会地位的,能给自己撑腰,带出去有面子。
张东升一直都努力错了方向。
本以为,掏心掏肺对人好,换来的也会是同样的好。
可实际上,这样的好,让两个人都很委屈。
一个是:“我都做了这么多,你怎么就是看不见?”
另一方是:“我想要的,你怎么就给不了我”。
但不得不说,自我感动式付出的人,出发点是好的。
不管怎样,他依旧在为这段关系努力。
他没有指责对方,一个人默默抗下所有。
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也许是因为,有一对情感剥削的父母,所以,他只有不断的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获得父母的爱。
于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他习得了这样一种模式:我只有不断付出,别人才爱我。
也许,是因为曾经感情中的创伤,为了避免再次受伤,他把自己封闭起来,只会通过外在的付出来表达情感。
这样很安全,但同时也切断了两个人之间情感的流动。
仔细探究下来,付出的这一方也一直在忽视自己的需求。
不断调低底线,压抑感受,讨好对方。
活得很累。
其实,这一切都在提醒付出的这个人,该改变了。
一段真实的关系,尊重自己和爱人的真实需求,才是王道。
怎么做呢?
首先,是要看见自己的需求。
从情绪着手,每一次情绪起伏,背后都藏着一些信息。
去感受那个信息是什么:
“好无聊,身边有个人就好了”这背后,是陪伴的需求。
“生气,为什么都听不进我说的。”这背后,是被尊重,被接纳的需求。
“家务都是我干,凭什么?”这背后,想要的是体谅。
之后,想办法满足自己。
当你能够好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对别人的需求,也会有更大的包容性。
这个时候的,去问问对方的需求。
不过,不要恐慌,你不是非得满足她所有需求不可。
你只是伴侣,不是父母。
做你可以做的,剩下的,也许有他对你的不合理期待,那是他需要调整的部分。
爱不是无视对方,也不是要把对方当婴儿照顾。
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同时,我也爱自己。
我可以为你付出,但我不会牺牲我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周旋,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心理作者。愿意尊重你的盔甲,也想要拥抱你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