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在0.53张以上;每10个90后就有近4个在用花呗消费;在年轻人中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渗透率达到60.9%,90后仅有13.4%无负债……
你在不在其中呢?
如果你有意投资理财,或者就是存下点钱,那么请先把信用卡、花呗等消费金融产品丢在一边。
如果你口袋里只有100块钱,那你肯定不会想到搓200块钱的澡。如果你每月工资是5000块,那也不去看万把块钱的手机。
而信用卡或者花呗或者白条却告诉你
“搓澡去啊,反正下个月发了工资这200块钱就还上了。”
“来买苹果吧,4800的手机免息分24期,一个月只要还200块钱,四舍五入相当于不花钱。”
……
于是,意志力没那么强的你就去消费了,然后每个月都背上了账单。
到了下个月,你发了5000工资,但发现信用卡要还、花呗要还、白条要还……还完之后,只剩3000来块钱了,这工资怎么这么不禁花。
今天的你、下个月的你、下下个月的你一直为上个月、这个月、下个月甚至是去年的自己买单。
终于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说起来可笑但不可笑的是:不少人花呗有多少额度,就觉得自己有多少钱。
到了双11、618,花呗提了额度,还觉得很开心,仿佛支付宝给自己发了福利,可以多买些东西了。
随便动一点脑筋就知道,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是看能赚多少钱,不是看能花多少钱。
给你提一万额度也比不上每月工资能多一千。
存钱,经济情况总不会变坏,但一直花钱,经济情况也绝不会变好。
哪怕现在的收入不高,看起来存钱每月也存不了多少钱。
但是,一方面积少成多,涓涓细流存起来成不了长江黄河、多少也能成个小河小湖的;一方面,有助于养成习惯,之后收入变高了之后,存的也能更多些:
比如收入1万元的时候,有不少开支,努努力也只能存下4千块钱,但是工资从1万元涨到1万5的时候,开支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存下9千元了——工资涨了50%,但每月存钱可以涨125%!但基础是你养成存钱和合理消费的习惯。
在这引申一下,比如年收入20万元和15万元,看起来只是差了5万元,但多出来的5万就可以是净存款,这5万和15万里的5万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就是只用储蓄卡里的钱,把信用卡注销了,留个一两张备用就好(打电话就能注销,很方便)。
这个时候开始,每次花钱看到储蓄卡上的钱一点点变少,你就会切身感受到消费带来的压力。明明觉得自己也没怎么乱花钱,可余额下降的速度还是好快。
而对于大件商品,更是会多思量很久,不是非常必要或者非常想要的话,能够克制住购买欲望。
更绝一点的操作是直接取出来,手持现金,但现在光用现金消费不大方便,可以取一部分。
如果已经养成了只用储蓄卡里的钱的习惯,进一步想存钱的话,可以在发下工资的当下就把其中一部分存起来,或是直接定期,或是定投基金,逼自己只用剩下来的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预算,在预算里消费,消费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