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目录:
业务背景和行业挑战
数据策略和能力设计
用户生命周期数据体系
01
业务背景和行业挑战
1. 业务背景:点淘的介绍
点淘,是淘宝直播官方APP,也是阿里内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阿里在内容方向投入了大量精力,而点淘则是内容方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点淘依托直播和短视频生态,通过短直联动的方式来打造短视频种草和直播拔草的一个商业形态。
上图中右侧展示的是我们目前产品里面核心的两个场域。第一个是直播场域,第二个是沉浸流的短视频场域。
整个产品形态是以极致的沉浸消费流为主体的,同时兼有直播间和货架,来满足用户在逛和买方面的需求。
2. 行业挑战
行业面临三大方面的挑战:
(1)行业周期
近两年,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的收入面临了很大压力,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各个公司都在进行降本增效,整体预算明显收紧。收入承压、预算收紧的情况下,增长就会遇到很多约束。
(2)行业竞争
在种草和社区领域,B站和小红书这几年发展得也十分迅猛。B站从最开始的二次元逐步破圈,目前看还是相对成功的,用户体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小红书经过了最开始五六年的沉淀之后,近年来增长迅猛,结合疫情做了很多营销性的增长突破。
(3)流量
点淘属于阿里系的一个内容产品,带着阿里的标签,在流量市场里面也会遇到一些挑战。
02
数据策略和能力设计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针对上述挑战,所采取的一些数据策略,以及对应的能力设计。
1. 数据策略
(1)用户增长解构
增长首先是一个业务问题,我们要把业务的用户规模做大;同时它也是一个数据问题。
通过下图就可以看到,上面有用户不断的来,下面有部分用户会走,这里面剩下的水位就是当前的用户规模。
如果用公式来表达,DAU就可以表示为新用户加上新用户对应的留存。这里面其实有两个核心的因素:
一个是新户,用户来的多不多?
一个是留存,就是这些用户来了之后能不能留下来?
(2)用户增长分析
其实,整个用户增长主要围绕这两个核心因素展开的。如果把用户从来到走各阶段做拆分,那么用户可以分为四个比较有特点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用户来到产品之前,这个阶段是拉新的过程,对应的是我们的NU;
第二个阶段是用户进来之后熟悉我们的产品,活跃度不断提升,这块是做承接和成长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用户进入了稳定期,用户成长起来,并转化为我们价值用户的过程;
第四个阶段是一些用户活跃度逐步下降,逐步变成沉默用户,或者离开产品变成流失用户。
在这几个核心过程中可以看到,拉新对应用户初次进入产品的过程,承接、促活和流失对应留存的过程。
2. 用户增长数据能力的设计
上面对用户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拆分,我们把留存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在每个阶段去解决对应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具体策略。
(1)拉新
拉新阶段要解决的核心业务问题和目标是拉新规模、拉新质量,以及在规模和质量某个条件一定条件下,如何提升效率。拉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应的数据能力会涉及到归因、出价、定向、裂变等。
(2)承接
承接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用户的短期留存和成长。我们不希望用户只来一次,希望用户能够持续的来,并且能够成长为我们想要的用户,这是承接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具体来看,我们需要构建承接漏斗,通过不同的承接方式和权益设计来优化效率。
(3)促活
促活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长期留存和价值。我们不希望用户仅仅来几天或一段时间,而是希望能够长期留在我们的平台上,同时还要转化为我们的价值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定义用户的活跃分层、做渠道拉活、以及营销活动等。
(4)流失
流失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我们希望用户尽量晚走。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进行用户流失的定义、流失的预警和流失召回等。
在定义出各阶段的核心问题,并梳理出相应的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具体的能力做展开。
03
用户生命周期数据体系
接下来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数据能力做具体介绍。
1. 用户拉新
用户拉新过程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有用户的规模、用户的质量和投放的效率。
(1)基础能力
首先要构建用户拉新的基础能力,即用户归因和渠道评估。
用户归因
用户归因主要是解决用户来源的问题,通过定义一套规则来确定用户是从哪个投放渠道进来的,这个涉及到用户的推广结算,以及后续的效果评估。因为用户来到产品之前,可能会点击到多个广告或者多个投放素材,这里就需要提前定义一套标准。
渠道评估
不同的渠道都拉来了很多用户,到底哪个渠道投放效果好,哪个渠道投放效果差,投放同学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在可以根据渠道质量来优化投放预算,在一定的预算基础上,获得更多,质量更好的用户。
(2)数智能力
有了基础能力之后,我们可以再提供一些高级的能力,比如投放不仅仅是媒体侧的事情,广告主业务借助对业务用户的深入理解,联动媒体进行投放效果优化,这个过程中定义了一些相关能力,比如说人群定向、出价优化等。
人群定向
传统的投放模型下,媒体基于对渠道用户的理解,进行广告的曝光;用户看到广告、或者点击广告之后,就会收取广告主的费用。在新的投放模式下,广告主可以结合对自己业务用户的理解,辅助媒体来判断是否要某个用户,之后再交给广告平台进行竞价,这样对用户的理解更完整,投放也更高效。
出价优化
接上面的环节,如果一个广告主确定要这个用户,那么该以什么样的价格去竞价?传统方式是媒体侧的广告系统去做自动竞价,但是我们也可以帮着媒体把竞价过程优化得更好。比如,如果一个用户的质量比较好,转化率也比较高,那么就可以出价高一点,从而获得更多曝光和转化。
投放素材
另外,如果某个用户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我们对这个用户出的高价格,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素材去触达和吸引这个用户?触达用户的素材,我们也可以协助媒体进行优化,进而提升用户的点击转化,以及降低曝光成本。
上面提到的这一系列能力,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拉新数据策略。
(3)案例介绍
DPA+RTA
DPA+RTA是商品投放的一个重要能力。这里的业务问题是,在投放预算一定的情况上,怎么能够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用户。这里的解法就是上述几个能力的组合。第一是找到目标用户,第二是要联合媒体去做出价的优化。下图中左侧是投放链路和逻辑的拆解。
首先,用户访问媒体;之后媒体会进行广告系统的请求(广告系统请求就是到底是否要给这个用户出广告);如果要展示广告,会做动态商品库的请求,决定以哪个商品素材去做投放,并把素材返回给广告系统;接着,广告系统会带着这个投放素材去请求广告主,询问要不要这个人群,如果要这个人群,接着就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出价干预,广告主会带着这些信息返回广告系统;最后透传给媒体,用户就看到了。
要实现上述逻辑,首先要在数据层去做用户挖掘、商品挖掘,从而确定哪些用户要重点投放,以及用哪些商品进行投放。数据层通过用户挖掘和商品挖掘形成对应的人群之后,在服务层进行人群和商品库的配置。最后,通过服务化的方式对接到媒体,从而形成投放的闭环。
这样,通过素材的优化、人群的优化、出价的优化等,实现了更高效的投放。
裂变拉新
裂变玩法是互联网产品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拉新方式,裂变玩法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裂变带来的用户质量普遍不高,同时拉新的规模可控性一般。这类用户下载某个产品,一般都是带有明确目的的,后续持续来的动力不大。另外,这类用户一般是权益敏感型的用户,权益的高低对裂变拉新的影响比较大。
裂变玩法有两个核心的角色,一个是发起者,另一个是受邀者。发起者是整个传播中的发动机,激励措施主要面向发起者去做定义。裂变拉新的权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头费(拉了人之后有没有一定的收益);另一部分是给发起者后续的福利(指拉过来的用户后面还在持续活跃则给发起者一定分佣),
这两类权益是发起者进行传播裂变时的核心动机。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一定的成本基础上,通过调整权益发放的策略,来优化传播裂变发起者的动机。
我们主要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用统一的返佣策略。统一的返佣策略包括了,拉一个人多少钱、后续活跃应该怎么分佣,起初这些是裂变产品来定义的,之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一组策略来放大和推广。
方法二是分人群差异化返佣策略。我们发现,不同发起者邀请来的用户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发起者邀请来的用户质量是比较高的,有的发起者邀请来的用户质量相对低;同时,有的发起者邀请来的用户比较多,有的发起者邀请来的用户比较少。因此,通过邀请来的用户数量和质量对发起者做分层,我们希望高质高量的发起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刺激他们拉更多的用户;低质低量的发起者获取更小的收益,从而降低薅羊毛的动机。最后,得到一个分人群的、差异化的策略,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质量和规模的最优化。
2. 用户承接
接下来介绍用户承接这部分,承接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短期留存和用户成长。
(1)基础能力
用户承接要建立的基础能力是用户承接漏斗,首先要能够看到用户承接链路,用户从媒体曝光,到下载安装产品,再到产品内部浏览和使用,每个环节的用户是怎么样的,哪个环节的漏斗相对大一些,这些路径是否符合预期等。通过用户的承接漏斗分析,来发现承接过程中的问题,并据此进行重点优化。
(2)数智能力
有了基础能力之后,我们可以再提供一些高级的能力,比如发现某个环节承接漏斗比较大,怎么提升承接效率;不用渠道的用户属性不同,怎么基于对用户的理解,提升承接流量的分配效率等。
场景还原
我们在媒体上进行大量广告投放,如果用户对某个广告素材感兴趣,就会进行点击和下载使用。如何保证用户进入产品之后,没有“惊吓”,这就需要引入场景还原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外面投放了一个水果,进来之后不能看到一只猫,我们还是希望投放一个水果进来之后就是水果或相关的。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场景还原实现所见即所得。
动态路由
这个数据能力主要解决承接效率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动态路由来解决流量分配的机制和效率,根据用户属性决定通过某个页面去做承接。当然后面可能还会有基于产品路径的分析、留存分析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整个承接效率的问题,接下来将有例子来展开介绍。
(3)案例介绍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承接页的流量分配,从而解决留存和价值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一个用户在一个时间点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来承接;另一个时间点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承接;第三个时间点通过第三种方式来承接,整体上是互斥的逻辑。
我们可以通过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建立不同的物理人群,不同的人群通过不同的页面来承接。比如某个人群适合直播,那么就通过直播的页面去承接;某个人群比较偏商品偏好,就通过商品的页面去承接。但是,我们发现这种并行的方式虽然解决了互斥的问题,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人群划分越细,拉新起量就会越慢的,投放价格也会越高。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做了相应的优化。首先,把物理人群建设成逻辑人群,在投放的时候做通投,用户由哪个页面承接是通过中间服务判断的。其次,对于直播人群,也不一定是只用一个直播页面来承接,而是可以把直播的页面丰富起来,有直播页面一、直播页面二、直播页面三,我们希望让多个直播场景PK,判断哪个直播场景承接效率更好,从而不断进行优化。这样,就把并行改成了双重并行,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承接的效率。以上是我们在动态路由承接中,解决流量分配的机制和效率上的核心工作。
留存关键因子
留存关键因子主要是解决用户留存的问题,拉新更多是预算的问题,有预算就可以拉更多的人。但是,如果拉进来的用户留不下来,那拉新就没有长期价值。所以,相比于拉新,留存可能会更重要,需要在优化用户留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去年,我们希望去做一些内容拉新,通过内容方式进行的拉新,同时最好用内容进行承接,承接之后做一些内容的转化。但是,我们发现内容用户进来之后,留存相比其他的用户偏低,需要重点去优化。
核心解法步骤如下:
第一:进行用户行为的分析假设,我们认为用户在端内的行为受用户属性的影响,同时端内的行为会影响留存的结果;
第二:构建影响用户的回访路径图;
第三:通过特征分析,进行两阶段的回归分析;
第四:找到哪个属性下面的哪个行为影响留存,从而做定向的优化。
3. 用户促活
接下来介绍一下用户促活,这个模块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的长期留存和价值。
(1)基础能力
用户促活的基础是对用户活跃度的理解,这里的基础能力是用户活跃分层。首先要定义出每个层中的用户规模及活跃情况,以及用户有没有在分层之间做跃迁?用户分层是用户促活的基础。
(2)促活
促活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用户主动去回访,第二种方式是用户被动的回访。主动回访,比如我们做一些营销、大促,用户可能会主动回访回来;被动回访,包括二方拉活、三方拉活。二方拉活指的是兄弟团队的一些拉活;三方拉活指的是外部拉活,包括一些裂变拉活等,接下来重点介绍被动回访。
我们也会提供一些相对高阶的能力,类似于拉新阶段的能力,比如人群定向(指哪些用户要拉活,哪些用户不要拉活)、出价优化(拉活阶段做出价相比拉新阶段出价做的会更深,因为对自有活跃用户要比新用户了解更多一点,所以这个阶段会对活跃用户做相应的出价优化)、渠道排重(比如我们会对不同的渠道去做拉活,但是渠道之间可能会对同一个用户去做重复拉活)。同时对于雇人打工(裂变拉活)要做关系的挖掘,通过关系挖掘来提高整个拉活的效率。
(3)案例介绍
策略拉活
策略拉活的两个核心能力是人群定向和出价优化,通过人群定向来剔除一些无效的拉活,并通过出价优化降低成本。
人群定向:拉活的人群定向会比拉新人群定向做的更细,比如,这个用户刚来过或者虽然还没来但预测可能会活跃就可以不用拉活;比如,有些用户可能是低转化用户,就是触达后并没有发生转化,转化率比较低的这部分用户如果多触达拉活转化率仍然不高,则没必要再去拉活浪费成本;另外,要做控频,哪些用户应该拉以及应该拉多少次,以降低成本。
目前,都是以DAU目标去做拉活的。但是,拉活不希望仅仅是DAU的目标,我们还希望拉活回来的用户在端内有更多的价值,比如拉活用户有没有时长的贡献,有没有转化等。
出价优化:拉活的出价优化类似于拉新的出价优化。我们可以做人群的出价,以及用户的个性化出价,细化到每个用户可能都有一个出价区间。
关系挖掘
雇人打工是我们产品里的一个玩法,它主要是通过用户之间的“买卖”来提高用户活跃度。
但是,产品功能上线之后我们发现,参与这个玩法的用户比预期要低,我们希望通过数据能力来提高用户的参与频次。用户之间的“买卖”,依赖的是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关系理论上是网状的,一个用户可能会有n个好友,好友可能还会有n个好友形成一个网络图,我们希望结合用户之间的关系数据来挖掘用户之间的亲密度,结合雇佣机制的调整(比如参与玩法应该返多少钱等),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这里面有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我们要构建用户的好友关系。最开始一版,主要是确定用户的一度好友关系,就是用户的直接好友关系有哪些,通过好友数来量化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关系比较紧密的用户推出来;
第二,这个策略上线之初效果不错,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用户参与度也会下来,原因就是用户的关系相对固定,“买卖”之后就不再活跃了。之后,我们又通过二度好友关系的挖掘来补充新的好友;
第三,我们不但要评估好友之间的数量,同时也要评估好友之间的质量。因为用户之间的行为是有层次的,我们希望在用户数量基础之上,再通过质量的评估来优化拉活的雇佣效率。
4. 用户召回
接下来介绍用户召回,用户召回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延长用户生命周期。
(1)基础能力
用户召回一般涉及到一些权益,或者可能会对用户产生打扰。所以,在做用户召回之前,首先要定义出用户流失。找到了流失用户,才有可能进行干预和策略召回。由于不同业务的用户活跃周期是不一样的,有的产品用户活跃频次比较低,有的产品用户活跃频次可能相对高一点,所以要结合产品来定义适合本业务的流失定义。
(2)数智能力
有了基础能力之后,我们可以再提供一些高级的能力,比如是否可以在用户流失之前,识别出哪些用户有流失倾向,在用户流失之前进行干预;比如用户已经流失之后,怎么基于用户流失之前的数据,提升用户的召回效率等。这里涉及两个能力,其中,流失预测的核心在预流失用户的预测和干预,流失召回的核心在已流失用户的触达和承接。
(3)案例介绍
流失预测
最好的流失召回是在用户流失之前做干预,因为这时候还能触达用户,干预的效率相对也是高的。由于用户还没有真正流失,所以需要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测哪些用户可能会流失,之后进行特定的干预。
这里会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流失预测建模。预测建模指的是,以预测计算日前的MAU用户作为训练样本,以这段时间用户是否流失作为lable来训练模型。之后,对预测日前一天的MAU做预测,预测完之后观察用户在后七天是否会流失。
第二部分,干预阶段,对预流失用户进行差异化的干预。预流失用户是业务的历史用户,我们可以根据对用户的理解做定向的干预,比如某个用户是权益偏好型的用户,就可以通过满减红包的方式去做弹窗;如果某个用户是低价敏感型的用户,就可以通过一些限时秒杀的方式进行引导;如果某个用户是互动敏感型的用户,就可以通过元宝激励的方式进行干预;
流失召回
已流失用户的核心是触达和承接,在触达和承接之前,首先要对本业务的用户流失进行定义。这里我们主要用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回流曲线,二是拐点分析法,来找到适合我们业务的一个流失周期。
找到流失用户之后,就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触达和承接。已流失用户可以进一步细分,包括有端用户和无端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流失召回。比如,对无端用户会借助到厂商的能力、三方的能力,以及生态的能力,去做无端用户的触达;对有端用户可以做投放,这时候可以把前面提到的数据策略,比如人群定向、出价优化等能力结合上。
召回触达之后要做用户承接,承接也可以用到前面提到的数据策略,比如动态路由、差异化承接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