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观察者网在最新测试中发现,虽然名为“内测”,但用户只需要将淘宝App更新至最新版,然后搜索“淘宝ai助手内测”,便可以开始体验,并不需要邀请码。
在搜索结果显示页面,用户也可以直接进入淘宝问问。
APP截图,下同
资料显示,淘宝问问目前内设“神奇指令”和“有问必答”两大功能,但在入口上并没有明显区别。前者通过关键词搜索、弹幕选择和指定AI提问的方式,来获取商品推荐和电商交互体验;后者可供用户展开一些电商之外场景的问答。
淘宝问问产品经理伽楠在采访中表示,这款大模型产品是在“通义千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电商专属数据等训练而成的。目前的淘宝问问并不是其最终形态。在项目团队看来,现在更重要的是去验证某些场景下、某些类目下,淘宝问问能否真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作为一款AI导购应用,“淘宝问问”会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
我们进行了初步测试。
AI导购,有哪些不一样?
通常来说,传统的电商搜索,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排序规则(如销量、评价等)进行推荐,难以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形成导购。对于一些模糊、复杂的问题,依赖关键词匹配的传统搜索,很难提供定制化的反馈。
测试中不难发现,在个性化和针对性上,淘宝问问确实“有点东西”。
当被问到“175/120男生,想要一套校园感穿搭。预算200以内,给出商品推荐方案和链接”时,淘宝问问提供了一套搭配方案和价格预算,还附带了商品链接。有趣的是,问答中淘宝问问推荐的上衣预算在50元以内,它推荐的商品价格也处于该区间。
有时,淘宝问问甚至会更进一步,将品牌、款式和价格信息直接传达给消费者。
与传统电商搜索模式的另一大区别是,淘宝问问具备“跨品类”推荐的能力。
以“十月底要去北京,需要哪些装备,给出推荐和链接”为例,淘宝问问可以推荐不同类目的产品。相较之下,现有的电商搜索推荐,可能大部分情况下提供的是同品类商品,消费者仍需逐一搜索和筛选其他品类商品。
据淘宝问问团队透露,目前问问推荐商品与其他页面推荐机制不同在于去掉了广告逻辑,全部来自自然流量,现阶段以用户体验为主,短期不考虑商业化。
电商以外的场景,淘宝问问表现如何?
在电商场景之外,淘宝问问还可以提供生活、出行和创意内容等领域的输出。
例如,被问到“螃蟹怎么吃”时,淘宝问问会罗列出一些大致的做法,并提供商品链接。
同时,淘宝问问也可以就出行旅游等场景给出建议。
在实际测试中,由于不具备访问权限等原因,淘宝问问似乎并不能回答天气等问题。
此外,淘宝问问目前主要生成文字内容,暂不具备绘画等功能。
淘宝问问,还需要时间来打磨
为何要推出“问问”?
从当前的消费趋势来看,人们的需求正变得多元化。现在很多消费者往往会前往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种草”,然后前往淘宝等电商平台购物。整个过程中,“搜索”这个行为其实发生了两次:一次在内容平台,确定需求;一次在电商平台,满足需求。
如此来看,淘宝问问很大程度上是想直达消费者,在淘宝上提供“一站式”体验。
有商家曾对观察者网表示,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群体有很大区别,用户在内容平台上更重视情绪价值和品牌共鸣。加上现在“链接跳转”生态非常成熟,他们也乐意将“内容”和“交易”分开,让消费者在社交内容平台上“种草”,自行前往淘宝购物。
淘宝问问瞄准用户体验,也许能带来更多用户增量。
“比起GMV增量,我们更关注DAU(日活用户)的增量,”,伽楠表示,淘宝希望能通过新的产品形态吸引用户,给平台带来新的用户增量。如果说“逛逛”考虑的是自身生态,引入商家和达人来创作,那么“问问”则是一个新的场景,希望它能触发更多的机会。
淘宝问问的吸引力和后续表现究竟如何,仍有待时间来检验。
今年以来,国内大模型及其应用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言犀大模型和混元大模型之外,垂直领域的携程问道(旅游业)和千穰大模型(民航业)等行业模型也先后问世。人们对大模型AI应用已经不再感到“新鲜”。
据《北京商报》报道,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表示,不管是淘宝逛逛,还是淘宝问问,二者都承载着淘宝对平台内部内容化发展的想象。“AI的故事固然是动听的,但藏在大模型背后,除了平衡用户隐私保护和用户数据收集的需求,商业化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赵振营认为,如果不能给淘天带来包括点击率、用户增量、用户留存时间等实际的收益,那么淘宝问问不管玩多少“花活”,也难以找到自己在集团中的生存定位。“也许借助大模型,淘宝能够找到新故事可以讲。但想要让故事成真,还需要时间再打磨打磨。”
来源:观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