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南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大三学生在实习期间通宵直播近9小时猝死一事,引发社会热议。此事也引发社会对学生直播现象的关注。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各直播平台,打着“学生”名号进行直播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社会人士将自己包装成学生做直播赚钱;直播内容良莠不齐,有的分享学习经验、表演传统文化,有的则打擦边直播低俗内容;还有些学生想抓住风口跃跃欲试,却在实践过程中遭遇骗局。
由于门槛相对较低,又切中了移动互联网普及的风口,理论上,如今人人都可以架起手机随时随地来一场直播。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也同样未能“免俗”。事实上,不仅参与直播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一些直播公司和主播也乐于用“大学生”标签来打造人设,其中不乏故意冒用大学生身份的情况。
客观说,无论是从基于尝试新事物,或是将之作为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是仅仅是为了赚一点“零花钱”的目的,大学生参与直播,都不必被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
甚至不得不承认,“大学生”直播内容的良莠不齐,如擦边球、曝隐私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或也更多不过是当前直播乱象的一个缩影而已。目前,并未有确切地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参与直播的乱象就一定更严重。因此,对于大学生主播,倒也可以多些平常心。
但是,直播风疯狂刮进大学校园,一些在校大学生过早踏入“直播圈”,也确实带来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比如,一些大学生因不注意直播时间、地点、内容而备受吐槽。像有人偷录老师讲课,有人直播自己上课睡觉,还有人晚上在寝室直播……这些就有突破公私边界的嫌疑,不仅容易侵犯他人权益,也可能由此增加一些矛盾纠纷。更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好学业和直播“副业”之间的关系,乃至如何理性对待网络直播中的种种“诱惑”,对不少大学生来说,已成为一种新的考验。
网络直播文化大行其道,对社会的“改造”仍在继续。在校大学生群体处于一种向社会过渡的阶段,身处其中,可能表现出来的“改变”会更明显。比如,之前有调查显示,“当代年轻人近六成的就业选择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有流行语是这么“调侃”的——大学的尽头是直播,职业生涯的开端是网红。
这种择业观的改变,可能又会影响到他们对专业、学业的态度。
此外,直播行业给很多大学生带来了“赚快钱”的幻觉,而让他们全然忽视了“超95%主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真相。直播行业看似非常开放,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一味地“卷”向直播行业,也可能意味着一种新的“封闭”。对此,如何实现必要的引导,可能也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正是看到了一些大学生涉世未深,又急欲通过直播行业谋求变现,一些主播孵化机构也盯上了大学生群体。从公开信息看,大学生与直播机构之间的纠纷事件在今天已呈现出多发状态。很多看起来“轻松、多金”的直播岗位,让不少大学生怦然心动,但一不小心便可能掉进坑里。这背后的风险教育,也不该缺位。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于直播行业趋之若鹜,如何帮助他们趋利避害,尽可能地减少其中的风险和不良影响,这是社会该有的责任。学校、平台、机构乃至监管部门,或都需要有更多的认识和行动。
毕竟,不管哪个时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业。对于直播,大学生有些尝试固然正常,但若舍弃学业,争相过早地踏入,未尝不是一种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