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起网络维权事件相继登上微博热搜,与事件相关的聊天记录截图在社交平台不断曝光,形成舆论焦点。这些网络维权事件中,有的在得到聚焦关注后,执法司法部门迅速及时作出反应,顺利进入司法环节;有的因存在部分不实陈述出现“反转”,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中。
尊重每一位维权者的正当利益诉求,倾听他们的呼声,对形成良好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网络维权事件中,往往因当事者之间存在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或被曝光者社会地位较高等多种因素,维权人一般选择求助于网络,以舆论监督的方式进行维权,这无可厚非。然而,有些网络维权者不仅无视其对网民注意力资源的消耗,甚至还发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破坏了网络和谐生态,触碰了法律底线。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滥用言论自由是不允许的。如果维权者为了吸引网民的注意力,获得舆论认同与支持,在发布维权信息时,违背公序良俗,打色情或暴力“擦边球”,以最大限度博取公众关注,就难免会触碰法律的底线。另外,网民对热点事件发出声音,均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毕竟,私德可以批判,但是否构成违法犯罪以及如何定罪量刑必须由执法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来作出决断。
网络维权,贵在真实。登上热搜的网络维权事件,大多都附有多张聊天记录截图,似乎截图一出,更容易占据舆论制高点。而在维权人、被曝光者不断博弈过程中,有些聊天记录被掐头去尾,难免会令人断章取义。有些维权人可能基于确实存在的身心伤害,通过文字作出的事实陈述真实性存疑,可能会侵犯被曝光者的名誉权,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诽谤罪。失去了真实性的维权,消费的不只是公众的注意力资源,长此以往,更会形成“狼来了”的维权无力感。更何况,司法办案岂能被不实信息干扰?
不可否认的是,维权者自曝的背后,或许有着令人心痛的被侵害事实,善良的网民大多愿意为之声援。但值得警惕的是,倘若网络维权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会导致民众习惯性忽视将诉诸法律程序放在首位的维权方式,这不仅损害法律的威严,更有可能对维权者造成“二次伤害”。相关部门也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切实把为民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如何更好构建和谐的社会舆论生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使谣言、攻击、谩骂最大限度得到净化?社交网络运营平台应完善社交平台信息的保护规则,通过技术手段对逾越法律底线的网络维权行为进行制约;同时,还应探索建立个人网络信用评价体系,使发言者不仅敢言,更应慎言,切莫让网络维权成为披着正义外衣的“网暴狂欢”。
来源:检察日报 史兆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