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年前,内地居民还很热衷于港澳游,每逢去香港都会大包小包往回带。
后来,又慢慢发展了代购产业,香港人一度不满蜂拥而至的大陆游客。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内地人不再热衷于去香港血拼消费了。
十年前,每次从深圳过关回香港都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
现在情况反转,就算凌晨从香港口岸回深圳,也要排队。
香港居民蜂拥而至。
很多香港人周五一下班就冲到深圳,吃顿宵夜,住一晚酒店,第二天睡醒后再去吃早茶、逛街,吃过晚饭后再返回香港。
北上消费的热情持续高涨,继周末拉着行李箱挤爆深圳山姆店囤货之后。
香港居民现在甚至开始涌入深圳城中村、街市、路边摊档,购买更具性价比的食品和日用品。
香港人买爆深圳,原因无他。
唯有三个字:性价比。
每一个香港游客的理由出奇地一致:“平靓正(物美价廉)。”
据说现在有一个新的指标叫做:深圳含港量。
上周的复活节假期,深圳各大口岸挤满香港人的场景走红网络。
截至4月1日晚上9时,5天假期里,有超过227万人次香港居民出境,入境旅客49.8万人次,当中超过190万港人前往内地,即出境港人中有逾83%北上。——香港入境处
如果以香港2023年底750万人口进行粗略计算,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的香港居民前往内地。香港街上和地铁上都没香港人了。
大家对香港物价的共识只有一个字:贵
港媒采访问游客为什么去深圳,香港大叔吐槽:(香港)我吃不起。
一串鱼蛋要六七十元;
餐厅里点一份白灼菜心要128元;
就连沙县小吃到了香港都翻倍。
反观深圳,与香港相比,什么都便宜。
省钱是最大的吸引力。
落地深圳的香港人,直奔各大商场开始排号模式。
小吃店8块能解决一顿早餐,蜜雪冰城还有2块钱的冰激凌,买空山姆、挤爆盒马都是常规操作。
北上的香港人挤爆了餐厅、奶茶店、蛋糕店,随便一家餐厅的取号都是100+起步。
深圳的口岸附近的日料店更是密度极高,且每逢周末节假日,用餐的客人里几乎有一半是香港人。
这是因为在香港吃上一顿好的日料(一般的餐厅)妥妥地属于“高端消费”——不能现场排队,预约即付定金,迟到了定金不退,一顿人均1000HKD打底。
深圳还有68块钱欢唱3小时的KTV,难怪深圳人说,香港人盘活了当地的KTV产业。
香港的人工贵,场地也贵,深圳不仅装修豪华、空间巨大、价格更是便宜的不敢想象。
还有几百元可以玩一整天还包括自助餐的水疗会所,让香港人大开眼界。
香港永东巴士甚至还开通了跨港直通山姆的购物专线,每天13班,香港有10个上车点。
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觉得,香港赚钱深圳花,真香!
还有不少香港人来深圳看病、配眼镜,看牙医的,不仅便宜而且速度快。
罗湖口岸商业城周边的眼镜店和口腔诊所,可谓是数不胜数。
香港一副眼镜,只算镜框都要上千,配完一副好的眼镜,没有大几千块根本下不来,在深圳,几百块就可以了。
在香港看牙更贵,拔个牙要1500多,镶一颗牙上万块不止。
私立医院收费高昂,核磁共振10000元,就连挂号都要收费500元。
公立医院做手术更是老大难问题,排号排到了6年后。
有香港大叔表示:在香港看专科,有人死了都没排到,而在深圳根本就不用排。
不少香港人甚至干脆买起了深圳社保。
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3.55万人。
有的香港公司还组织来深圳东门团建,因为这里从吃到玩,基本可以一站式解决。
“你们深圳人玩腻的东门,是我们的后花园。从小吃街到唱k按摩美甲美容,无所不能啊!”
除了解锁吃喝玩乐的新体验,手机支付等科技也让很多香港人直呼“好爽”。
只用带一个手机就能出行畅通,支付只用切换地区就能正常使用。
香港人经常使用社交软件已经变成了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内地的App。做美食攻略,吃饱喝足玩好后,还不忘给个好评。
在香港生活的Jenny,也会经常将自己的生活日常分享在内地主流的社交媒体上。
她说,这样是不是觉得好像我们两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们也会分享自己的生活了,你们也可以看见。
没想到社交软件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头脑灵活的深圳人还开启了新业务,反向代购,将深圳物美价廉的商品代购到香港去。
在社交媒体上,商家用玩梗的方式给自己打广告: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不了就找深圳人代购。
代购的商品包括甜品、奶茶、正餐,逐渐拓展到盒马、鲜花、麦当劳儿童套餐玩具,潮汕砂锅粥、海底捞,只要你能想到的,都能代购,沿港铁挨站送货。
深港两地融合,没想到的是爆发点的竟是“跨关消费”。讲大道理没人愿意听,但吃喝玩乐是人性的共通点。
据说香港父母们爱深圳的原因还有一些特别,因为深圳允许打小孩,孩子到了深圳都特别乖。
所以,香港人买爆香港,归根结底就是普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香港人北上四件事:购物、吃饭、看病、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