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传统佳节,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团圆日子。历史上有无数诗人写下了中秋节诗词。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人。
关注我,和我一起来欣赏4首中秋节冷门古诗,千古团圆夜,古今万般情。
第1首,《咏中秋月》:怪来天气逼人寒,涌出金盘宿雾残。不比寻常三五夜,劝君休作等闲看。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著名道士王重阳。在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中神通。在历史上,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道术高妙,诗词水平也颇佳。
我们看这首《咏中秋月》,前两句写中秋节的天气情况,有点寒冷,有点清凉。而一轮明月好比金盘,一时光芒大作,让云雾消散。
最有意思的是后两句,“不比寻常三五夜,劝君休作等闲看。”
中秋的月为什么和平时十五的月儿不一样呢?如果论月圆的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
在世俗人看来,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具有纪念的价值,因而也就变得与普通的十五月圆之夜不同了。
而在修道者王重阳那里,为什么中秋月与平时月不同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还是留待大家自行思考吧。
第2首,《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史君邂逅分鲜鲫,斫鲙还成逸少图。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望。从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中秋佳节的时候,诗人与自己的儿子侄子等年轻一辈一起登山望月。
这首诗最妙的是写景,“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这两句相当精妙,前一句写中秋月圆之美,此夜两字不可或缺,而十分两字于中秋之时特别应景。后一句之“一点无”,写中秋无风之愉快感受,以数字写景色,给人直观的感受,让读者也能够领略诗人当时之所见。
乡国不须悲楚蜀,这一句写思乡之情。中秋思乡是题中之义,而王之望为湖北襄阳人,为楚地,故称“悲楚蜀”。
庭阶且喜集封胡,封胡是传说中的黄帝的臣子,这里代指子侄辈多贤才。
最后两句则是说朋友“史君”馈赠了鲫鱼,宰鱼喝酒乐未央。(斫鲙,将鱼肉切成薄片。逸少图,逸少即王羲之,逸少图即兰亭之乐,这里指众人赏月喝酒之乐。)
第3首,《中秋》:印透山河影,照开天地心。人世有昏晓,我胸无古今。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中立。这首诗格局高远,气魄豪大,绝无小家子气,令人一见佩服。
诗句内容通俗易懂,写中秋月光之普照,“照开天地心”。而诗人胸次仿佛,亦包涵宇宙,无古今之别,无郁郁抑塞,显示出诗人之不凡心境。
此诗之妙,在于用中秋朗月映衬内心,将不可说之心境以镜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水平相当高明。
第4首,《中秋越台看月》: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此诗以写景为主,重点在写中秋节的物象,妙处亦在写中秋节的物象。
诗的开篇直接就是“海雨”,境界开阔,一见不凡,自然引出中秋之不凡月色。
“月从空碧来”,空碧两字用得极妙,空灵不黏着,见出月之高高在上,此种“可望而不可亲”的特质,反而增添了月的迷人。
紧接着诗歌写月光下的景物,一仍空碧轻灵,令人感受到一种高雅幽深之妙。
最后两句用传说中的仙山蓬莱作结,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见出中秋月的美好与诗人望月的陶醉。
整首诗虽然不见诗人之踪影,以冷静之姿态写出,但读者细细琢磨,仍可以望见望月之诗人,仍可以想象千年前中秋节的光景。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诗词呢?你们自己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