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离婚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19年,这一年离婚率达到415万对的顶峰。而到了2020年,由于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我国的离婚率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态势,离婚人数下降近100万。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离婚人群仅为96.6万对,估计2021年的离婚率不足高峰时期的一半。
我国的离婚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出台的《民法典》提出了一个“离婚冷静期”这一概念。所谓离婚冷静期,就是夫妻双方在要解除婚姻关系时,政府部门会给双方一个冷静期,让男女双方能够冷下来,再来决定最终是否要离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夫妻双方因一时冲动而选择离婚的概率,所以,国内的离婚率就大幅降了下来,离婚 冷静期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
同时,新出台的《民法典》还对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则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①工资、奖金、劳务报酬;②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实际上,《民法典》与之前的《婚姻法》相比,对夫妻的共同财产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夫妻婚姻的存续期内,夫妻双方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都归双方的共同财产所有。这里面除了工资、奖金之外,这里面还包括做家教、稿费、获得各种奖励。奖励除了现金之外,其他如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物品,也都算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第二,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内获得的投资收益也是属于共同财产,其中包括股票收入、理财收入、存款收入等。如果是夫妻一方在结婚前购买的理财产品,则归夫妻一方所有。而如果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内获得的投资收益,那就算是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了。
第三,对父母的遗产继承也有明确认定。《民法典》还规定,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则有效。也就是说,如果夫妻一方的父母离世前确立遗嘱,由子女继承,那这部分资产是归子女所拥有。如果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则是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
我国的结婚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直到2019年达到了历史顶峰,从今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婚姻冷静期,让那些急于离婚夫妻有一个思考期,这样离婚率就迅速下降了。此外,新出台的《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有了更加详细的解释,规定在婚姻存续期内,夫妻一方的劳动所得、投资收益,以及遗产继承都有了相关规定,这三笔婚内收入别再以为是自己,夫妻另一方很可能也是有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