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没有平白无故出现的祸患,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有根源。
而“因果不虚”是解释这一切问题的依据根源,因为我们被世俗的意识遮盖了看清问题的过程,所以也因为自身浅薄而错过了看清本质的机缘,但是不管我们看与不看,道理就摆在那里,不增不减,也不会因个人意识有所转移和改变。
就好像人生中那些平白无故出现的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其实就已经有根源存在,而这个根源就是来自于世俗的浅薄和愚昧。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追求的状态,便是富贵、盈满、成功,因为这些状态不仅能给自己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能满足精神上的欲望和渴求。
所以这些追求都成了世俗之中多数人趋之若鹜的目的,并将此当成人生奋斗的终极根本,甚至不惜出卖道义以及触及法律底线。
这是世俗默认的教条,很少有人会怀疑教条之中的错误,然而在这种教条的驱使下,绝大多数人所表现的状态,就是在毫无理智的向着这样的方向去发展。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状态与世间的两个规则存在严重的矛盾:其一是物极必反,其二是福祸相依。
当一个人不懂得这两个道理之后,就会在本身所处的位置上一味追求盈满,盲目追求世俗定义的成功。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在自恃功高,居功自傲的错误状态下,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违背这两个规则,而最终也会因为违背规则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本就是在于:对自己具备正确的觉知,一切适度为之。
这也是道家思想之中所说的“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而治”,根本并不在于为或不为,而在于一切顺应自然而为,无自己的主观妄为,该行动的时候去行动,该收敛的时候就及时收敛。
《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就是说: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将铁器磨出锋利的刃,并不能长久地保持刃的锋利。金玉满堂,不能长久守住。富贵而骄纵,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功成身退,才是自然运行的规则。
在这芸芸众生中,哪有人不贪名逐利,哪有人不倾慕荣华,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个人的智慧,就是能够具备正确的觉知,背离浅薄人性而为之。
不以世俗为自己的处事标准,才能凌驾在世俗之上,更好地去应对世俗。
当自己的物欲得到简单的满足之后,一切适可而止,当自己的建功立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绝不居功自傲,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这便是无为而治的核心了。
据《战国策》记载,齐宣王见到颜斶之后,两人聊了“士贵王贱”的道理,颜斶又列举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尧舜禹等人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并提出了当时国君对待士人的错误态度。
这一番提醒和指正,如醍醐灌顶般让齐宣王有所觉醒,谈话结束之后,齐宣王极力挽留颜斶留在齐国,并答应给他丰厚的物质回报。
但是这一提议却被颜斶拒绝,颜斶说:“玉石生在山中,一琢磨就破坏了其天然本性,这并不是说它不宝贵,而是说不如不琢磨的完美。”
说完之后,颜斶便向齐宣王告辞回到家乡,保持返璞归真的状态,虽是错过荣华,但最终也乐得一生的逍遥自在。
又如鲁仲连。
在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赵国长平的时候,大破赵军,又出兵围攻赵都邯郸。
期间,赵国求救于友邦魏国,魏国却因为恐惧秦国,所以派出的援军迟迟不到,并派出说客去劝赵国向秦国投降,而当时鲁仲连身在赵国,他作为一介布衣之士,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反对投降,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说理斗争。
从国与国的关系到人性本质的衡量,鲁仲连用许多无可辩驳的历史事件,证明了投降的危害,坚定了赵国抗秦的信心。
后来秦国也在魏楚的救援下,被迫从赵国退兵。
当这一切结束之后,鲁仲连自然成了齐国的一大功臣,但在事成之后,他便拒绝了平原君的挽留之意,辞别平原君而去,从此终生不再见平原君。
在事件之中,两人均为布衣之士,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排忧解难,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事成之后也没有任何居功自傲的姿态,主动放弃荣华,谢绝了世俗之人趋之若鹜的荣耀。
看似是一种损失,实则是一种得到,因为他在错过了荣华的同时,收获的是在乱世之中,能坦然悠闲地度过一生的大好岁月。
如果说能拥有荣华是人生成功的标准,那么拥有悠闲岁月则是人生的最好福分,一个人用丢掉世俗的成功来换取人生最大的福分,这笔交易恐怕再划算不过了。
而这一切福分更是得益于当事人超越世俗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正确觉知,适度为之,功成身退,也是我们所说反世俗而行之的道理,这才是智者。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