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耿珊珊)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名义从事各项经营活动,其后果也自然由公司承担。但很多公司对于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有具体的规定,实践中,常有法定代表人超越其职权的行为发生,那么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张三是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A公司的公司章程中对张三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张三所有对外签订合同的行为必须经过董事长的批准。
张三为了提升业绩,私下向之前从未合作过的B公司采购一批不符合A公司采购标准的货物,并以A公司名义签订了购货合同。后张三因挪用公司公款遭到罢免,A公司主张张三与B公司签订的购货合同未经过董事长批准,所以合同无效。于是B公司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合同有效,法院是否会支持B公司的诉请?A公司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504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订立的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湖北多能律师事务所裴超律师表示,由此可知,法定代表人通常只有在法律或者法人章程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代表权,其法律后果才应由法人承受。法定代表人存在越权代表的情形时,其法律后果依据相对人主观的不同合同效力不同。如果相对人“善意”,不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那么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签订的合同有效。如果相对人非“善意”,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合同无效,二是合同效力待定。
本案中,张三超越公司章程权限范围对外签署合同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B公司作为相对方,并不知晓张三超越权限签订合同,主观为善意。因此,张三越权对外所签署的合同有效。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