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前,我们总是听到通过送礼找工作,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事,这种送礼的行为就叫做行贿,放在今天行贿是犯罪行为。
而如今这样的送礼行为相对减少,因为目前我们国家开始清廉教育,公务员队伍不敢再接受送礼。
如果接受送礼被抓住,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会涉及行贿罪,接受送礼的国家工作人员也会涉嫌受贿罪。
也就是送礼的人和接受送礼的人都会涉嫌犯罪,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通过送礼牟利,获得不正当利益,从而导致不公平正义。
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什么叫做行贿罪,以及行贿罪分类,通过了解行贿罪的定义进而了解什么叫做单位行贿罪,以及单位行贿罪如何接受惩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向有关人员行贿。
行贿罪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主观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客体要件。
行贿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必须是行为人故意送礼谋取不正当利益才属于行贿罪,因为过失不能构成行贿罪。
行贿罪的主体要件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非精神病人,而且年龄要在十八周岁以上。
行贿罪的客观要件是行为人为了不正当利益而实施行贿手段,既有行为,也有目的,二者缺一不可。
行贿罪的客体要件是侵犯社会秩序,行贿罪侵犯的不是个人的法益,而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是社会的正义、公务员的秩序。
只要符合这四个要件就构成了行贿罪,构成行贿罪达到一定的金额就会被判处刑罚,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金额,不会构成刑事犯罪,可能会构成行政违法。
而行贿罪根据行贿的主体也分为个人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罪,个人行贿罪就是行贿的主体是个人,而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行贿,单位行贿罪与个人行贿罪的区别,除了主体不同之外,目的也不同,单位行贿罪要求取得的不正当利益归为单位。
如果行贿的主体是单位,即单位的人员为了不正当利益行贿,但是最后取得的好处是归个人所有,那么这种情况也属于个人行贿罪。
只有为了单位的利益行贿,取得好处也归为单位所有才属于真正的单位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与个人行贿罪的构成要件相同,即主观要件是故意、主体要件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客观要件是具有行贿行为、客体要件是侵犯了社会秩序。
单位行贿罪与个人行贿罪一样,都要求达到一定金额,个人行贿罪的行贿金额要达到十万元,单位行贿罪的行贿金额要达到二十万元。
但是,如果行贿的情节很严重,即使金额达不到,也能够构成个人行贿罪或单位行贿罪,具体的严重情节包括多次行贿,向公家单位行贿等等。
《刑法》规定的这个条款,其实是兜底条款,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行贿数目不大,但是情节严重的个人或单位。有些人行贿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些人行贿是为了不让别人取得利益。
行贿行为一定会造成不正义行为,但是不正义的程度会不一致,而不正义的程度和行贿的金额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法律尽管规定了行贿的金额,但是也以行贿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犯罪的恶劣程度,以此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量刑。
我们都知道《刑法》的量刑分为两种,一种是人身刑罚,一种是财产刑罚。
对于一般的犯罪来讲,犯罪者会被判处人身刑罚,一部分犯罪者会被判处财产刑罚。但是,对于单位犯罪来讲,如果被判处人身刑罚,那么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对于人身刑罚的承担者,法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犯单位行贿罪的,对于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知情的主管人员都会被判处人身刑罚。
对于单位,也会被判处罚金,这里的罚金并不是单位的违法所得,而是单独需要交给国家的钱,是为了惩罚单位的惩罚措施。
从这个规定中,我们能够看出单位行贿罪分为两种刑罚,一种是人身刑罚,一种是财产刑罚。
人身刑罚针对的是行贿的直接人员和主管人员,而财产刑罚针对的是单位。法律给单位犯罪也判处人身刑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个人利用单位的身份犯罪,所以不论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都会被处以人身罚,这是一种警示。
单位行贿罪是行贿罪的一种,没人也没有单位可以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利益。
我国目前对官员的贪污受贿管理力度很严格,只要被举报,就会侦察立案,调查案件。为了防止官员贪污受贿,我国法律还设立了行贿罪,对于送礼的人也给予惩罚,可以说是双管齐下杜绝腐败。
而我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都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如果有人可以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利益,那么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利益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而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就一定会有人受到损失。
比如一个项目需要人承建,大家都在公平竞争,而有一家公司通过送礼得到了机会,那么其他人就因为没有送礼而失去了这个机会。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就起损失,这种损失不仅仅是这个项目的资金,还有做好这个项目获得的荣誉,甚至是因为这个项目而获得的其他机会。
有了不公平现象就会有哀怨声,有了哀怨声,社会就不再和谐,人也不能自由成长。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公平,法律才将贪污受贿,甚至是行贿罪规定的如此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