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海淀1911后(房本在2019年1月1日之后)买房家庭,幼升小录取结果异常惨烈。
曾一度被认为很安全的学区,今年纷纷“开盲盒”。
其中就有海淀的中一、中三、上地实验、翠微小学等。
即便是5000万+的豪宅盘,也没能躲过被学区暴雷背刺。
甚至有购房者遭遇了跨区调剂的情况:家里两个孩子,学校却相隔一方。家长向当地教委反映,得到了这样的回应⬇️
图源:微博用户
2023年是北京幼升小入学人数最高峰的一年。
再加上政策调整,大幅提高了四老房产、京籍无房等情况的入学门槛,关于上好学,变得异常困难。
图源:北京市教委
这次海淀幼升小之所以会炸锅,是因为“多校划片”政策被贯彻得太彻底了。
该政策指出: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而此前,相对于北京东城、西城,海淀学区还是家长心目中的一张“安全牌”。
除非是学位不够,不然很少出现调剂的情况。
图源:微博用户
但这一幻想终究是被打破了。
往年,买了海淀学区房,就有大概率上小区对口的好学校。今年入学人数大增,再加上政策收紧,很多家长花了大价钱买海淀学区,最后还是被调剂到差校。
海淀学区“暴雷”,让本就不富裕的房地产雪上加霜。
其中,海淀上地东里是“重灾区”,从15万/平直接掉到10万/平不到!
图源:链家App
部分地区老破小,甚至暴跌100万。我们观察到,这些暴跌的小区,其实就是曾经涨幅最快的地方。
图源:网络
北京海淀,全国学区界神一般的存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北京的家长都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送到海淀读书。
这里有全国最顶尖的教育资源,高考高分段碾压其他城区,也是清北录取人数最高的城区。
图源:搜狐新闻
要上好大学,好的中学尤为重要,以人大附中为首的“海淀六小强”,是北京许多学生的终极目标。
要上好中学,要从好小学开始,而北京的许多头部小学,也大多集中在海淀。
图源:海淀教委
小升初,没有统考,要想进好学校,大部分都是靠点招。
而海淀的点招规模又是北京市六区最大的,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孩子有海淀户籍。
那怎样才能拥有海淀户籍?最直接的一条路:买房。
有一种说法:海淀没有学区房。
因为只要孩子能力够,并且户籍在海淀,不管你买的房子有多大,学区对口的学校好还是不好,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名校。
没有学区,哪里都是学区!大海淀,就是这么牛。
在鸡娃和买房之间,家长还是更愿意选择后者。毕竟“鸡自己”更可控一些,至少结果可控。
只可惜,如今买房求学的这条路却被堵死了。
学区暴雷,海淀并不是第一个。
此前,西城学区房暴雷,家长们也是炸了锅,有的房源甚至直降百万!
图源:网络
事实上,不论是海淀,还是西城、东城,曾经yyds的学区房都已经不那么香了。
曾经买到某个小区的楼盘,孩子就百分百能上它对口的小学,现在大概率开盲盒,被调剂就全部白忙活了。
但是,我们坐下来仔细想想,学区房的存在,真的公平吗?
买学区房,不过是中产企图用财产的门槛,让自己的财富和享有的资源向下一代传承,是一小部分家庭,占了大部分家庭的便宜。
打个比方,大家都知道北京好的医疗资源很紧张,专家号很难排,那能不能出台一个就近医疗政策?海淀的就只准在海淀看病,东城的不准去西城?
这样一来,医疗资源是不紧张了,但也耽误事儿啊。
所以,学区房不再yyds,实际上是增加了普通家庭的机会。
为了教育公平,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教师轮岗,学区房学位限制等等,这都对学区房的房价造成了冲击。
图源:海淀教育
而学区房信仰崩塌的大环境,是全国的房价都在跌。
最近几年,“房价在跌“也不算什么新闻了。
只不过在以前,专家会建议你: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买学区房,因为全国人才都挤破头去那里,房价永远不会跌。
但现实很打脸:跌得最厉害的,也恰恰是这些地方。
原因也很简单,之前涨太猛,全都是泡沫,等市场冷静下来了,这些地方溢出的价格就会慢慢跌回去。
图源:unsplash
那为什么现在曾经被认为“永远都不会跌”的地方,也在跌呢?
因为除去顶尖富豪,大部分人用来买新房的钱,都是从旧房置换出来的。
二三四线房价跌成狗,一线郊区房子卖不出去,哪来的钱去买核心区域的房子?
不得不承认,一线城市的发展周期,已经到了尾声。
过去一线城市房价能大涨,无非是因为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从产业资本过渡到了金融资本,脱实向虚,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人才流入,持续刺激发展。
但从这两年来看,脱虚向实、产业升级已经是板上钉钉,一线资源也会疏解,人口流出。
图源:unsplash
这是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也是历史的进程。
这一次,我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
但往好的方面看,至少,于普通人而言,不用看着动辄46万 /平的学区房,望洋兴叹,然后感慨“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不用省吃俭用,准备几百上千万和别人PK鸡娃了。
未来,或许大家都有机会走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