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八旗弟子颓败不堪,失去了入关时期的风采。
自广西金田起事的洪秀全一路势如破竹,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消息传到北京城,群臣默然,慈禧老佛爷更是战战兢兢,曾国藩被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地,另外一支部队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
以湘人为主的湘军正式成立,被后世称呼为“半个完人”的曾国藩屡败屡战。
终于剿灭太平军,使得这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没有掀翻清政府的统治。
曾国藩所率领的部队不属于清朝正式的军队,在清朝的军营中,乃属于“勇”。
“勇”和“兵”的区别
何谓“勇”?
陈可辛在电影《投名状》中清楚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勇”?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各方势力角逐,军队就是说话的底气。
各地的流民为了糊口,自发地形成了一个个类似土匪的组织,他们拦路抢劫财物和粮食,为的就是在乱世中生存下去。
聪明人知道,他们过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因而,大多数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人去考虑什么未来,活在当下方能痛痛快快。
唯有深谋远虑者能独辟蹊径,如《水浒传》里宋江,为了给兄弟谋一条出路,为了让官方认定的黑变成白色,他们选择了“招安”。
这种选择和二战时期欧洲各国的“绥靖”政策大同小异。
就是向法西斯主义低头,以换取一时的平稳安定,结果总是会换来是更大的伤害。
用一个诞生于春秋战国的成语形容,就是唇亡齿寒。
不过那些在田地里耕作的庄稼汉们,总是自以为是的选择前者,他们的目的总是为了一口饭。
一些聪明的官员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于是就盯上了这些有过战斗经验的汉子。清朝有政策,各地大员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乡勇,平日里用来驱逐土匪,平定叛乱。
太平天国恰好使得这项政策得以发扬光大,各路大员纷纷招募兵勇,朝廷并没有给他们发薪资,他们日常的开销都要自己的解决,但朝廷会给他们一个正式的名分。
这种做法和东汉末年曹操的操作类似,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国家还是一个整体。
实际上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变故,清朝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在这个局面中,发挥作用最大的就是“勇”,换成今日的言语来解释,就是国家的预备役走上了舞台,成为了主角。
在晚清未到来之前,站在历史舞台上的却不是“勇”,而是“兵”,这里的“兵”以八旗精兵为主,满人以骁勇善战著称。
在东北一带,能和袁崇焕的宁远铁骑掰手腕的军队,自是不容小看。
被明朝视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海关,活生生地被八旗精兵凿出一个洞口。
其中虽然有吴三桂的成全,但若是八旗精兵没有那个实力,早就被远远地赶出关外。
因而,这部分都有正式编制,他们平日里最重要的事务就是操练武艺,待国家有变,即刻披挂上阵,保家卫国。
晚清时期,不少八旗弟子武艺高手,遗憾的一身的武艺,总是敌不过火器大炮。当然,还有不少的八旗弟子,在养尊处优中逐渐忘记了操练,失去原来的彪悍。
使得当年北征沙俄,挫败葛尔丹,收复琉球的军队,逐渐变得一无所用。
这恰好应验了孟夫子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和“勇”不同,无论如何,他们定期都能领到足够的饷银。在体制内工作的人物深有体会,领着同样的工资,而活计就那么多,干得多的人得不到更多,干得少的人也不会失去。
就会导致互相推诿的局面,和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阐述的是同一个道理。
“兵”自然就不会卖命,在他们心目当中最重要还是自己的老婆孩子,自己走了,老婆孩子可怎么办?
“勇”不同,走上这条路的人,大多都有着坎坷的身世,他们渴望通过战功来改变当前困厄的处境。两者互相比较,“勇”代替“兵”走上历史舞台,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丁”和“卒”的待遇
除却这两个兵种外,在清朝还有另外两个兵种,这两个兵种相对于“兵”和“勇”而言,则无比的幸运。
他们不用上阵杀敌,不用在血泊里摔跤,却有着固定的薪水,甚至还时不时能有些额外的收入,历史上称呼这两个兵种为“丁”和“卒”。
“丁”和“卒”都属于体制内的员工,“丁”主要负责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就是直接和物资接触。
朝廷批下的粮草、服装等物资,无不需要经过他们之手。面临重利而能不动心者,自古以来寥寥无几。
毕竟人人都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都想家人们过得更好,这个思想使得他们的某些举动在某些意义上具备了合理性。
他们觉得自己为过尽忠,会亏欠家庭良多,这种亏欠的补偿方式就是金钱。兵丁们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开启了腐化自己的路途。
“卒”比之于“丁”而言,更家幸运,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上战场。他们的工作就是当狱警,就像今天的狱卒一样。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如果考的是监狱,就会出现千人一份工作的情况。这真是一个安静、稳定、赚钱的职业。
一个人因为什么事住在牢房里,家人朋友来探望,都得先过看守。狱警是离犯人最近的一群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艰苦,囚犯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他们。
我想住在一个好的牢房里;我要吃好吃的;我想有机会见到我的家人;我想减刑...
哪些不应该经过狱卒之手?想象一下,工作太累了,你必须做额外的工作。你曾经无偿为别人工作过吗?这个社会的人都是孔孟子吗?